精致管理,校长该有怎样的管理智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精致管理,校长该有怎样的管理智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5322587fc4ffe473368abf7

精致管理,校长该有怎样的管理智慧?

盐城市尚庄小学 侯正奎

【摘要】校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一所学校的领头雁,校长的管理素质会直接影响学校校园文化、工作风气和教师的工作效率。笔者认为,校长应该有虚怀若谷、心态阳光的管理态度,操守规范,克己奉公的管理标准,学识渊博,视野广阔的管理水平,善于沟通,引领文化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精致;管理;校长;智慧

新时代的学校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要有充足的人文观念,能够贯彻“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此前提下,学校管理工作既要有规有矩,严肃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保障教育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又要体现对管理客体的人文关怀,为师生员工以及学生家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那么,对于精致管理,校长该有怎样的管理智慧才能真正胜任这项工作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从如下几方面行了描述。

一、虚怀若谷,心态阳光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这是老子对“古之善为道者”的一段描述。但凡涉及管理,其主体为人,客体也是人,尤其是学校管理,被管理者也是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学历的教师,他们乐于进取,渴望被认可、尊重。因此,作为管理者,除了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态度以外,还要敢于放开自己的“权力”,善于发动民主化管理,让广大师生员工,学生家长都能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建设工作中来。作为校长,还要能够根据每个个体特点,善加利用,使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地为集体的发展而服务。

1.民主管理,集中决策

民主,是管理的法宝,它能够有效地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民主使得管理工作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把学校管理变成多数人参与的集群化管理。这样,既便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又便于制度的执行。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代表委员会制度两个方面,他们代表了教师和

学生两个利益群体。有效引导与善加利用,可以很好地帮助校长更好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

比如,学校考勤制度,阶段性校园建设整改规划等都可以经过广大教师讨论,由教师代表提案讨论并制定具体章程,然后在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执行。另外,家长委员会承担了家校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了学校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保障。

2.知人善用,大巧若拙

作为一个有机体,学校管理也包括了方方面面的细节工作,校长不可能“万事皆躬亲”,要善于识人,敢于用人。《贞观政要》谈及用人:“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我们并非倡导要把学校当成官场,而是要说明人皆可用,一位善用人的领导者手下没有弃才。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和启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贤者尽其才”。

比如,善于策划统筹的教师,可以让他在教学之余主要负责学校文艺汇演或者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主持工作;善于绘画书法的教师,可以让他兼负学校环境的设计规划的主持和指导工作;善于实践研究的教师可以促其组织课题组,进行校本研究??

教师队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只要善于观察,敏锐地发现,用开阔的胸怀引导激励,学校一定会是一个人尽其才的个人展示舞台,而管理也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激励和引导下自然地进行着。

二、操守规范,克己奉公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地位的最高层,正是这些“地位”,决定校长在学校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支配和决策权力。在校长的管理智慧中,严于律己的操守,克己奉公的品质是校长教育人、感染人并领导人的基本素养,也是打造校长人格魅力的有力保障。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即他是一位先于其他人的思想者。校长要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能干什么?校长应该干什么???校长又是一位精明的不遗余力的经营者,学校要讲究投入与产出,资源配置与社会效益。当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后,那些纷扰自己的“人情诱惑”,我们便能够有强有力的能量去拒绝和疏远,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真正成为学校的公仆。

学校的基建工作,须知事关百年大计,不敢有丝毫马虎,于是分分厘厘都应该用于为基建添砖加瓦;评优选先是为教育事业培养选拔人才的关键途径,所以每一个名额都应该宁缺毋滥,含金量十足;对师生的评价,是肯定教师、学生教学成绩的基本方式,因此不可儿戏论之。“其身正,不令而行。”严于律己,会让学校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

校长的领导力,除行政执行力和政治影响力以外,还包括教育指导力。这是通过对教育特性的认知和研究,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理解,对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和引导,对教育理论的钻研与把握,对教育工作的情感投入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也是学校对校长提出的专业要求。渊博的学识,是支撑校长教育指导力的基本条件。这包括自身的学习提升和对学校的教研指导两个方面。

1.韬光养晦,内练修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地革新。作为校长,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自我完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升自我修养,应该多做阅读,古今中外有很多人文论著,讲述着教育的真谛和管理的智慧。在中国经典中,我们读孔子大度,读孟子仁义,读老子淡泊,让志趣在圣贤的熏陶中高雅脱俗;我们读李白潇洒,杜甫忧民,陆游忧国,读曹操豪放,读李清照婉约,让情感在大师的引导下跌宕丰富。在外国著作中,卢梭的自由平等,杜威的学以致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小林宗作的“巴学园”都是教育理念的精华。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从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增长自己的见识,并最终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善于学习,前瞻动态

此外,作为一校之长,要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方向,一方面,要积极学习钻研国家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教育改革的动向,适时引导教师刷新理念,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关注国内外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的革新,积极组织观摩学习,促进本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教育。

四、善于沟通,引领文化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

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教育管理者的工作,在动脑筋的基础上,两成靠手脚,八成靠嘴巴。善于沟通,意思是要能沟通,会沟通,巧沟通。一方面,校长的沟通技巧能够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沟通过方式,无形中影响教师的沟通水平;另一方面,善于沟通,有利于校长意图的传达,并可帮助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平易近人,广开言路

沟通不仅是直截了当的对话或者讲述,在和教师或者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校长拿出平等的态度并营造宽松的氛围。开会前,能够主动向大家道一声辛苦,并预报会议将要持续二十分钟,这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对与会人员的尊重。座谈时,亲手给大家倒一杯茶,简单关心对方家庭生活或者工作进展,拉近心灵的距离。只有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打开言路,才能真正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

2.疏导郁结,巧解矛盾

在工作实践中,校长往往会面对一些繁琐事务,此时的沟通,不应是说服,不应是指责,更不应是泄愤,而应是疏导。曾有一位教师,因为自己的一位学生心理自闭而无计可施,教师怨言满腹。在此情况下,校长先是向该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情况,然后很耐心地指导教师可以人为地安排几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和他主动交往,最终,教师如释重负,并且欣然接受了校长的建议。当校长再一次与该教师谈话时,得到的答案是:“那个学生转变很快,他昨天刚送给我一张自己制作的书签。”

总之,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校长是这份职业中一个很特殊的角色,时刻要保持有一颗责任心、进取心和仁爱之心。因为,这才是所有校长管理智慧诞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