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4800fe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0

.

性。

22.价值:“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 生产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4.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25.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26.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支配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 27.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8.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9.国家: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其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0. 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1.阶级: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32.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33.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34.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它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 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35.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36.资本原始积累: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37.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 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8.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 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9.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

40.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41.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2.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特定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43.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特定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44.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6.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7.货币: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即金银,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48.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包括①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还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49.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50.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机器、厂房、原材料和燃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只转移价值,不发生价值增值。

51.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中不仅创造劳动力价值,而且实现价值增值。

52.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53.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54.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分为两种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5.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从物质形态来看,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来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价值构成。

56.相对过剩人口:在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二是潜伏的过剩人口;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57.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

.

58.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59.利润:当把剩余价值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而不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润。

6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62.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63.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64.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

65.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 垄断资本主义。

67.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后加快发展,现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68.空想社会主义:指站在伦理道德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现实途径和方法的社会主义思潮。代表性的认为是欧文,圣西门,傅里叶。

69.苏联模式:斯大林领导苏维埃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并确立苏联模式。经济方面:在发展战略上,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上,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排斥市场机制,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 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70.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第三部分 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错:哲学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局限于理论范围能够解决的,其合理解决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错:这是唯心主义观点。人的活动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目的。 3、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对:动物只有低等的感觉和心理,同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

.

.

4、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对:意识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思想只不过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在现实中仍然有它的原型。

5、旧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错:是否承认世界可知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区别,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认识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并且认为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6、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对: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是非至上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穷的、至上的。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

对:人的认识不能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不能离开理性认识而存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的。 8、“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对:客观存在是主观认识的逻辑前提,有了客观事物才会有人的主观认识。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9、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错: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检验真理不会一次成功,可能要经历多次反复,而不是指人的主观性。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这说明面对同一个客体,主体认识过程有主观性和差异性,并不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1、“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

错:真理没有阶级性是对客观事物而言真理只有一个,不因阶级立场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与选择。 12、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对: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都需要不断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真理,但是也需要不断地在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13、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有人认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错:犯了“文化决定论”的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国家的兴亡并不主要由文化决定的。 14、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不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错:唯心史观是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是一般的唯心主义,它否认社会发展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决定作用。

15、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错: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16、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是历史的决定和自己的选择的有机统一。 17、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错:这是唯心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历史,是劳动的历史。 18、“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对:通过革命被剥削阶级获得解放,通过革命锻造出一大批英雄人物,通过革命社会历史得以跨越性的发展。

19、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