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B类)及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B类)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478511014791711cc791774

C.按业主户数均等分配 D.按业主专有部分的比例分配 40.对车位使用的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业主自行管理 B.由居民委员会管理 C.委托物业公司管理 D.委托其他管理人管理

(二)

2008年10月17日,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甲市乙区交警大队执勤交警张某发现,市民黄某的小轿车违章停放在乙区东门南路非机动车道上,且已有5次违章记录,而黄某又不在现场,为了确保交通畅通,张某将黄某轿车拖吊至某偏旁市场保管。2008年10月19日,交警大队在对黄某作出罚款决定的同时,依照《甲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第3款(“被暂扣车辆的当事人应当承担拖吊费、停车费”)和甲市物价局“甲物价[1998]87号”文件的规定,向黄某开具缴款通知单,要求其到指定银行缴纳车辆“拖吊费”和“停车费”413元,但未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2009年3月21日,黄某以该行政收费行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1.交警将黄某车辆拖吊至指定地点的行为属于( ) A.即时强制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措施 D.直接强制执行 42.在我国立法体系中,《甲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43.在本案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行为有( )

A.罚款决定 B.拖吊违章车辆至指定停车场

C.行政收费决定 D.甲市物价局“甲物价[1998]87号”文件 44.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本案管辖法院应为甲市乙区法院

B.黄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应受理 C.黄某的起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当受理 D.法院可以指派某审判员独任审理本案

45.对于黄某的起诉,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的正确做法有( ) A.以黄某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B.以被诉行政收费决定合法为由作出维持判决

C.以被诉行政收费决定合理但不合法为由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 D.以被诉行政收费决定违法为由作出撤销判决

(三)

甲、乙、丙、丁拟共同组建一有限责任性质的饮料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甲、乙各以货币60万元出资;丙以实物出资,经评估作价70万元;丁以劳务出资,经全体出资人同意作价10万元。饮料公司成立后经营一直不景气,已欠银行贷款100万元不能偿还。经股东会决议,决定把饮料公司唯一盈利的保健品车间分出去,成立独资的保健品公司。后饮料公司增资扩股,乙将其股份转让给大北公司。1年后,保健品公司也出现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其中欠大南公司货款400万元。

46.在饮料公司的设立中,出资方式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有( ) A.甲 B.乙 C.丙 D.丁 47.乙将其股份转让给大北公司时,应当( )

A.经股东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B.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C.经股东过半数同意 D.经所有股东一致同意 48.饮料公司欠银行100万元贷款,该债务应当由( ) A.饮料公司承担 B.保健品公司承担

C.饮料公司承担,保健品公司承担补充责任 D.饮料公司与保健品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49.对饮料公司成立独资的保健品公司,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饮料公司逃避债务新设企业,该设立行为无效 B.保健品公司必须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C.饮料公司可以设立保健品公司,但必须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饮料公司可以设立保健品公司,且以出资额为限对保健品公司承担责任 50.若保健品公司资不抵债,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的主体有( )

A.大南公司 B.饮料公司 C.保健品公司 D.大北公司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一)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1.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 )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计划手段 D.行政手段 52.下列措施属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 )

A.优化信贷结构 B.实施结构性减税 C.减发长期建设国债 D.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 53.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有( )

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主要依靠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有( )

A.优化经济结构 B.推进节能减排 C.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5.下列属于经济结构内容的有( )

A.生产结构 B.分配结构 C.交换结构 D.消费结构

(二)

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着力推进民生建设,一系列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政策陆续出台,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国政府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央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明显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仍然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一些地方和部门经常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各种名目挤占挪用改善民生的资金,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与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由于目前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民生保障和改善类指标权重低,加上多数民生指标缺乏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对地方政府难以形成硬性约束,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保持着强烈的GDP冲动,习惯于抓经济、抓速度,忽视抓社会、抓民生。政府作为主体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责无旁贷,但有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揽,忽视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满足复杂多样的民生需求。

56.下列关于民生问题的观点,正确的有( ) A.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B.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C.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57.下列关于目前我国面向民生的公共服务状况,判断正确的有( ) A.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B.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央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民生问题仍然突出 C.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需求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D.我国政府以公共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58.上述材料表明,目前制约我国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因素主要有( )

A.财政投入不足 B.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改革滞后 C.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 D.民生政策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59.下列不属于直接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中央财政支出的是( ) A.就业专项资金 B.社会保障资金 C.教育支出 D.行政管理费支出 60.公共服务供给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要引入市场机制。其理由有( ) A.可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 B.可以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 C.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D.可以增加公民选择服务的机会 五、写作题(本题为主观题,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否则一律无效。共30分)

材料一:2009年公安部在《关于严格依法办理侮辱诽谤案件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近年来,少数地方公安机关在办理侮辱、诽谤案件过程中,不能严格、准确依法办案,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公安机关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群众从不同角度提出批评、建议,是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如果把群众的批评、牢骚以及一些偏激言论视作侮辱、诽谤,使用刑罚或治安处罚的方式解决,不仅于法无据,而且可能激化矛盾。”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材料三:不久前,某县公民陈某在网上连续发帖,质疑当地政府与“奸商”勾结,斥巨资搞形象工程并向中纪委举报,县警方以陈某侮辱诽谤他人为由对其作出行政拘留8日的决定。2010年8月9日,市公安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通告称经复核,撤销对陈某的拘留决定,责令县警方向陈某赔礼道歉并给予国家赔偿,同时追究相

关负责人的责任。

假如你是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将去参加当地媒体就陈某事件举行的专题座谈会,请你结合上述公安局的通知内容和温总理的报告精神,写一份发言稿,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与感想。

要求:1.自拟题目,篇幅不少于600字;2.符合发言稿写作要求,发言稿中的署名一律用“×××”代替,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名或化名,否则成绩作废。

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B类)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B。2009年9月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了全面部署。因此选B。

2.【解析】A。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因此选A。

3.【解析】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在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农民播种小麦就属此类。因此选A。

4.【解析】C。毛泽东同志在着手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时,首先面对的是?两个比较严重?。一是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二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毛泽东同志正是面对这?两个比较严重?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即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这是毛泽东同志党建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因此选C。

5.【解析】C。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因此选C。

6.【解析】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因此选B。

7.【解析】A。2009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能够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要求?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因此选A。

8.【解析】A。?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强调要身体力行,积累善行。因此选A。 9.【解析】D。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第12、13、56条。《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