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文学的审美情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民间叙事文学的审美情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40fe47701f69e314332940b

民间叙事文学的审美情趣

摘要:民间叙事文学表现的是普通民众共同的理想和愿望、共同的审美情趣。无论悲剧的壮美、喜剧的滑稽美,还是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美,表达的都是民众的梦幻和理想,展示的都是民众的审美情趣。从美学范畴探讨民间叙事文学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为发掘民族文化精华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继承、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建设新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文学;审美情趣;悲壮;滑稽;崇高

民间叙事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口头创作、集体流传的文学样式,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是民众日常生活的艺术再现。在民间叙事文学中,寄予了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梦幻和理想,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因此,千古流传不衰。爱美、审美是人的生存本能,?人类审美活动与审美需要的产生,符合人类生活本质的某种必要性,它与其他的行为方式一样,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和适应性行为?。人类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审美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得到审美享受,并往往?以文化形态和艺术结构的形式表现自身的追求和思考?。审美情趣作为人的自由本性的理想实现,因为不同的实现方式而展现不同的审美类型。

一、民间叙事文学审美情趣的形成

人们能从民间叙事文学中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感共鸣,原因是?人的

1

内在情感生活与外部事物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同行’或‘同构’?。当人的内在情感与外部事物结构两者融合时,便产生一种动态平衡,于是进入了审美状态。正如滕守尧所说:?人的内在生命力,具有种种基本表现,它在与种种不同的外部事物遭遇的时候,会做出种种不同的反应。假如外部事物是一种类生命的结构,即具有动态平衡的结构,它做出的反映便是迅速的,强烈的和愉快的。……审美的愉快产生于生命的自我发现,任何事物只要呈现出生命的表现,只要我们从中看见生命的动态平衡和追求过程,就能造成审美的愉快。?说的就是审美情趣的产生,是由于人内在的结构与外在事物之间的结构出现了动态平衡。民间叙事文学是口头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都有基本的结构和形式,并且存在着对立结构的关系,这种对立结构形式体现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发展对立统一的规律。?在这样的结构形式中,都是由主人公以自己的积极行动,打破生活的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体现出‘动态平衡’的原则。?民间文学的对立结构形式与民众心理契合和共鸣,实现了异质同构,得到了动态平衡,于是就产生了审美情趣。 (一)向善心理与叙事文学中人物的善行契合。

善是人的本性,是内化的本真自我,更是人们认同的社会价值,俗语有?人心向善?,由此,善为人们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最伟大的一种,与人为善是达到这种道德品格的必然要求。中国古代思想家把人生终极目标定为?至善?,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实践中达到这种澄明之境。善为美的表现,孔子就把美与善当做同义语使用,荀子也认为美善是统一的;西方哲学家普洛丁认为善?是美的本质?。与人为善成为人们

2

衡量外在行为的道德标准,这一道德标准与外在人的行为产生动态平衡时,便产生了审美情趣。如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传说中白娘子的借伞,表现了她的助人为乐品质;与凡人许仙结合、生子,传延后代,表现了她知恩图报、延续香火的家庭伦理观;舍药、办药店,解除百姓的病痛,表现了她为人着想的品格等。它的善行与人们所追求的美的道德品格产生了动态平衡,实现了异质同构,于是产生了审美情趣。白娘子成为美的象征,在民间千古传诵,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善是一种实现愿望的行为外显,表现在利益矛盾中的一种成人之美是民众所认可的。当他人成人之美的行为与民众的心理愿望产生动态平衡时,审美情趣也就产生了。

(二)知恩图报心理与叙事文学中人物报恩行为的契合。民间有一句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人们感恩意识的显现。感恩是人的天性,知恩是感恩的基础,报恩是知恩诉于外的行为选择。社会需要?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报恩行为,因此,知恩、报恩被作为社会上每一个人所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个人修养,这种修养在人们的心理上已形成一种善行意识,被称颂、追求。当民间叙事文学中的人物出现知恩图报的行为时,会与民众心理上的知恩图报道德准则产生共鸣、?同构?,被认为是美的行为,吸引着受众去审美。如?鸡姑姑?的故事,说长嫂对小姑非常疼爱,小姑不幸早夭,嫂子非常伤心,后小姑托生为一只母鸡报答嫂子,每天早晚各产一蛋。两年后的一天傍晚,母鸡突然开口说话,说是为感谢嫂子的疼爱,自己央求阎王托生成一只母鸡来报答嫂子,现在两年时限已到。嫂子听罢,眼泪直掉,连忙喊

3

来儿女,叫跪下喊姑姑。在嫂子和孩子的呼喊声中,?姑姑?欣慰地闭上了眼。直到现在人们喊鸡的时候,仍然喊?鸡———姑姑姑?。这是一个歌颂姑嫂情谊和知恩、报恩的故事,情谊和知恩图报是人们所需要的,更是公认的美德。故事中嫂子疼爱小姑,而小姑早夭后变成鸡回报嫂子,知恩图报的结构与人的心理需求契合,产生了共鸣,实现了作品与人的心理需要的?动态平衡?,人们认为是美的行为,因此,讲述它,歌颂它。

(三)以义为美心理与叙事文学中人物义行为的契合。义是人文品性的感性显现,要求利他或利群。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论语〃阳货》)。要求君子要有勇有义。孟子认为:?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提倡?舍生取义?。墨家墨子则认为?义?就是?以兼为正?,提倡?有立者疾以救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从而达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由此,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完全是一种指向他人而超越自我的存在,这种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品格的形成,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为广大民众认同和接受,成为衡量人的品格、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准则。这一道德准则与叙事文学中人的义行为实现?同构?时,被认为是美的行为,引起民众的审美情趣。如《推让元宝》的故事,说李元为人正直,遇到穷困,常慷慨救济,不幸家道中落。一次,李元外出,夜宿张员外柴房,夜深人静之时,一阵狂风由远而近,借着昏暗月光,见一个庞然大物一抖身化做一道白光,由窗子飘射入内,消逝在柴房的后墙根下……李元指点张员外在墙角下挖出六坛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