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2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ebe0cea8114431b80dd8b9

B.S的结构示意图:C.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2﹣

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Cl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A.溴离子的电子未标出;

B.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有8个电子;

C.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 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A.NH4Br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溴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有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B正确;

C.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故C错误;

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18=35,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与理解,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阴离子的电离应标出. 10.(4分)(2012?海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原电池中,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易失电子而被腐蚀,则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被保护,电镀时,镀层作电解池阳极,镀件作电解池阴极,含有与阳极相同元素的金属盐作电解质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生铁中含有碳,碳、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而易被腐蚀,所以生铁的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故A正确;

B.锡、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而易被腐蚀,所以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故B正确;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铁制品为阴极,铜盐为电镀液,故C错误;

5

D.铁管上镶嵌锌块,锌、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作原电池正极而被保护,所以铁管不易被腐蚀,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知道防止金属被腐蚀的电化学方法有: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及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11.(4分)(2012?海南)25℃时,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a=b B.a>b C.c (A)=c(Na) D.c (A)<c(Na)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根据HA是强酸还是弱酸,结合盐类水解判断a、b关系;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

﹣1﹣1

+

+

溶液中c (A)+c (OH)=c(Na)+c(H),结合溶液的pH值判断c (A)、c(Na)的相对大小.

【解答】解:A、若HA为强酸,溶液pH=7,HA与NaOH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故a=b,若HA为弱酸,生成强碱弱酸盐NaA,溶液会呈碱性,溶液pH=7,HA与NaOH等体积混合,HA应过量,故a>b,综上所述,a≥b,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a≥b,B错误;

C、溶液中c (A)+c (OH)=c(Na)+c(H),溶液pH=7,c(OH)=c(H),

﹣+

故c (A)=c(Na),故C正确;

﹣+

D、由C中分析可知,溶液中c (A)=c(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酸碱反应pH的定性判断、盐类水解等,难度中等,注意酸HA的强弱. 12.(4分)(2012?海南)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CO3+H2O

﹣﹣﹣2﹣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2+ClO+2OH=SO4+Cl+H2O

+2+

C.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2H=H2S↑+Ba

﹣﹣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压轴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反应还应该有CaCO3生成;

B.ClO具有强氧化性; C.还有BaSO4生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解题.

﹣﹣

++

+

﹣﹣

++

则﹣

+

﹣﹣

2﹣

【解答】解:A.溶液中有钙离子,能与CO3反应生成CaCO3,故A错误;

﹣﹣﹣2

B.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方程式:SO2+ClO+2OH=SO4﹣﹣

+Cl+H2O,故B正确;

2+

C.Ba可与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产物、元素、电荷都守恒,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题,注意量的多少对反应的影响,是现在考试的热点,难度不大.

6

2﹣

三.综合题 13.(8分)(2012?海南)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 5 ;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NaClO=N2H4+NaCl+H2O ;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H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1

已知:①N2(g)+2O2(g)=N2H4 (1)△H1=﹣19.5kJ?mol

﹣1

②N2O4(1)+O2(g)=N2(g)+2H2O△H2=﹣534.2kJ?mol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4(l)+N2O4(l)=3N2(g)+4H2O(g)△H=﹣1048.9kJ/mol ;

﹣﹣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为 N2H4+4OH﹣4e=4H2O+N2 .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答;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还生成氯化钠与水; (3)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

(4)从作为燃料电池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角度可知N2H4被氧化生成N2;

223

【解答】解:(1)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s2p,所以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5,故答案为:5;

(2)NH3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得到肼(N2H4)、氯化钠和水,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 故答案为:2NH3+NaClO=N2H4+NaCl+H2O;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H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将方程式②×2﹣①得肼和N2H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N2O4(l)=3N2(g)+4H2O(g)△H=﹣1048.9kJ/mol,

故答案为:2N2H4(l)+N2O4(l)=3N2(g)+4H2O(g)△H=﹣1048.9kJ/mol;

(4)肼一空气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肼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氮气,电极反

应式为:N2H4+4OH﹣4e=4H2O+N2,故答案为:N2H4+4OH﹣4e=N2+4H2O.

【点评】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的热点,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难度较大.

14.(9分)(2012?海南)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

﹣38

的过程简述如下:(己知:Ksp[Fe(OH)3]=4.0×10)

Ⅰ: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Ⅱ: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3+2+2+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Cu=2Fe+Cu :

(2)过程Ⅰ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回收铜 ,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Cu和Fe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盐酸反应后过滤 ; (3)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2+Ca(OH)(OH)4Fe(OH)2=Fe2↓+CaCl2 、2+O2+2H2O=4Fe(OH)3 ;

﹣﹣﹣﹣

7

(4)过程Ⅱ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 c(Fe)=

11

3+

=4×10

mol/L .(列式计算)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1)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依据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 (2)过程Ⅰ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和氯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过滤后得到固体为Fe和Cu,加入盐酸铁反应,铜不反应过滤分离得到铜;

(3)滤液成分为氯化亚铁溶液,加入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氢氧化铁;

(4)过程Ⅱ中调节溶液的pH为5,氢氧化铁沉淀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 【解答】解:(1)FeCl3蚀刻铜箔反应是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和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

3+2+2+3+2+2+

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u=2Fe+Cu,故答案为:2Fe+Cu=2Fe+Cu; (2)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铁会和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所以加入铁粉是为了得到铜,过滤得到固体是过量的铁和铜,用盐酸溶解铁反应,铜不反应过滤得到铜,

故答案为:回收铜;Cu和Fe;加入盐酸反应后过滤;

(3)滤液成分为氯化亚铁溶液,加入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迅速氧化

为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Ca(OH)2=Fe(OH)2↓+CaCl2、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FeCl2+Ca(OH)2=Fe(OH)2↓+CaCl2 、4Fe(OH)2+O2+2H2O=4Fe(OH)3;

﹣9

(4)过程Ⅱ中调节溶液的pH为5,常温下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mol/L,依据溶度

﹣﹣3+3+3

积常数计算铁离子浓度,Fe(OH)3(s)?Fe+3OH;Ksp=c(Fe)×c(OH); c(Fe)=

3+

=4×10

﹣11

mol/L;

故答案为:c(Fe)=

3+

=4×10

﹣11

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离子的氧化性,提取铜的反应过程和步骤分析判断,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转化反应,溶度积的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15.(9分)(2012?海南)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700 900 830 1000 1200 |温度/℃ 1.7 1.1 1.0 0.6 0.4 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 0(填“<”“>”“=”);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s.,则6s时c(A)= 0.022 mol?L,C

﹣1

﹣1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