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科技示范工程申报书_S2201318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建筑工程科技示范工程申报书_S220131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98a1cb4028915f804dc2ae

b、 在办公室等地设置智能型光电烟雾探测器,在大面积会堂、展厅设置红外对射烟雾探测器,在重要书库、档案室设置主动式空气采样探测器,提前火灾 报警的时间,在主要道口设置手动报警器。 (2)火灾事故广播当发生火灾报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程序设置,自动发出切换指令给紧急广播系统,自动转换相应的报警分区及上下层,以使进入紧急广播状态,指挥人们疏散及救火,同时可用于各楼层呼叫或全区呼叫。(本系统可与公共广播系统合用) (3) 消防电话系统在消防中心控制室,设置一台消防主机电话,通过各层设置的电话插孔,巡逻人员手持消防电话筒可直接与消防中心联络,指挥救火和抢救。 (4)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当火灾探测器发出报警讯号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将通过软件预设发出指令输出联动信号,进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火灾自动报警、消防泵监控、喷淋泵监控、送风排烟系统监控、防火卷帘监控、电源监控及电梯迫降等。火灾发生时,消防监控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报警部位。火灾确认后,系统打开相关应急照明系统,自动启动相应正压送风机及排烟风机,降落防火卷帘,切断相应防火分区的非消防电源,将电梯紧急迫降到一层并切断非消防电梯电源。同时将所有消防设备运行情况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 此外,还要求可在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停消防泵,喷淋泵及送风、排烟风机等设备。 4.3 楼宇自控系统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和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建筑内的制冷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生活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应急发电机、照明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管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中央控制站设在监控中心,DDC分散设置于各楼层。 4.4 综合布线系统 (1)本系统采用光纤+六类布线系统,为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硬件平台。 (2)系统分为屏蔽系统和非屏蔽系统两个独立的部分,其中非屏蔽系统为计算机 内网、外网、电话提供线路;屏蔽系统为涉密专网提供线路。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数据系统主干采用光缆布线,水平部分采用 6 类屏蔽 (非 屏蔽对绞电缆。室外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电话电缆、室内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 3 类非屏蔽电缆,数据主干采用 12 芯室内(外)单模光纤。(3)程控电话交换机房、网络中心机房设于技术大楼。 3883568013

(4)在办公区、设备房、管理用房、展厅、休息厅、餐厅、客房、营房等处按照业主的使用需求设置适当数量的语音、数据信息点。 4.5 电话程控交换机系统 本工程电话程控交换机系统由交换设备、传输系统、终端设备组成。数字式程控交换机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实现众多服务的功能如系统功能、话务功能和用户分机功能。 4.6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分为内网、外网(连接 INTERNET) 、涉密机要网,3 个网络分别独立设置,其中政府机要网为涉密网,架构在综合布线屏蔽系统。 为了保障各种应用系统的顺利使用,本工程采用了以光纤千兆以太网为主干、六类双绞线 10/100M 自适应以太网到桌面的局域网系统。 4.7 公共广播系统 (1)公共广播系统的服务区域可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面向公共区(如大堂,展厅等)的公共系统,平时进行背景音乐广播,火灾或紧急情况时可被切换为紧急广播, 二是面向办公会议区域的广播系统平时进行业务广播,火灾或紧急情况时可被切换为紧急广播。 (2)本公共广播系统选用智能型可选址总线式广播系统,具有应事故紧急广播功 能。紧急广播总控制器有最高逻辑优先权。广播总控制器当有消防控制触发信号抵达时,通过启动各分区的逻辑控制模块将相应的负载回路切换成对应的紧急广播回路,同时将音量调节器的音量切换至最大。 (3)本系统采用 100V 定压传输,广播分区以楼层为基础,结合防火分区和使用功能进行广播分区的划分。 4.8 有线电视系统 (1)系统节目源由城市数字有线电视信号提供。 (2)本系统采用800MHz包括增补频道的邻频传输模式,可传输40套电视节目。 (3)传输系统采用分配-分支方式,系统中的所有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均采用 5~1000MHz双向器件。 (4)在营房、训练基地餐厅、客房等处按照业主的使用需求设置用户端电平保证在 68~78dB 范围内。 4.9 办公自动化系统 通过构建高效实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高效信息沟通联络、网络协同无纸化38835680办公;帮助其最终实现规范管理、信息资源高效传递,管理模式转向一体化、信息共14

享的统一管理模式。 以服务器、网络和服务为核心的高效信息管理平台,针对上网、办公、管理需求,由多个功能强大的模块组合而成,集成了网络建设、邮件系统、内部网站、办公系统等一体化模块功能;集办公公文管理、信息发布、文档共享、档案管理、电子邮件、领导日程安排、会议通知等系统功能于一体。 4.10 电子大屏幕系统 大屏幕设置在主入口的接待大厅,为节省投资,该大屏幕由一块全彩屏和一块双基色屏组成。全彩屏可播放视频信息,单基色屏则用 于播放文字滚动信息。 4.11 多媒体会议系统 根据各会议室的规模和使用要求分别配置如下多媒体会议系统:签到系统、会议 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投影系统、电视会议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 二、采用的各项技术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 推广计划情况 采用的各项技术中,其中⑴、⑵、⑶、⑷已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计划,并已在国内大面积地推广使用,效果良好,第⑸项属于本单位和苏州科技学院联合申报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成果(项目编号2010-K9-32、验收证书:建科验字【2012】第153号,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040839),项目已于2012年9月10日通过验收,验收委员会验收意见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增强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必要途径,计算机辅 助设计在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和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 中均得到推广应用 3883568015

四、示范意义分析及对选用技术的集成和优化情况的论述 1、示范意义分析 1.1传统的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将影响项目目标的各管理职能(简称要素,包括范围定义、造价计价、进度管理、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等)分别作为对象,研究相应的计划和控制方法,导致项目管理缺乏系统性。事实上不同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相互联系,受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现代施工项目管理理论提出将影响项目目标的相关要素关联起来进行计划和控制的集成管理模式,以便于实现基于综合决策的计划和全过程动态控制。 集成管理作为一种一体化管理,计划和控制过程涉及的数据量大且处理十分复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开展集成管理提供了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然而,我国目前针对BIM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实体模型方面,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设计、设计校验、工程计量和材料分析等实际工作。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的BIM技术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无法将施工过程的信息结构化和系统化,进而无法实现基于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环境的施工项目集成管理。 本单位和苏州科技学院联合开发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基于BIM技术,将影响施工项目目标的造价、进度、资源和成本的相关决策信息关联起来,构建施工项目管理集成化数据库,除了为管理者提供开展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施工项目进度、资源和成本等单项职能管理所需的辅助计划和控制功能,还具备将相关职能环节(要素)的信息关联起来,为管理者提供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综合计划和全过程动态控制所需的辅助决策功能。 基于施工项目管理集成化数据库:经过工程量清单计价、输入分包方案、编制进度计划并配置施工资源、基于进度计划的成本估算等计划环节,产生包括造价、进度、成本以及项目利润、项目利润率在内的计划文件。 基于施工项目管理集成化数据库:经过工程造价变更信息输入、记录成本台帐、输入控制期实际进度、调用成本台帐编辑对应于实际进度的实际成本等操作,实现对施工项目造价、进度和成本的动态监测。 基于施工项目管理集成化数据库:还能实现针对施工项目造价、进度和成本的计划与控制过程的循环互动,并将这种互动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仅提供控制期内造价、进度和成本的信息,还能提供计划和控制循环互动过程中的造价、进度和成本信息,预测造价、工期、成本以及项目利润、项目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388356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