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概论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石油加工概论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cdafc64028915f804dc2fe

石油加工概论习题

一. 名词解释

馏程:每个馏分的沸点范围简称为馏程或沸程

馏分:就是按照组分沸点的差别将原油“切割”成若干“馏分”

馏分组成:馏分常冠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名称,馏分并不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要满足油品规格的要求,还需将馏分进行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石油产品。各种石油产品在馏分范围之间有一定的重叠。

初馏点: 将100ml试油置于规定仪器中.按规定条件加热蒸馏,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

终馏点:蒸馏最终所达到的最高气相温度称为干点(汽油)或终馏点(煤、柴油)。 体积平均沸点:是馏程的10%、30%、50%、70%和90%五个馏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临界状态 :汽、液相互相转化时,既没有体积变化,也没有热效应产生,汽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密度,此时称为临界状态。

临界常数 :亦称临界参量。它是临界温度、临界压强和临界体积的统称。不同物质的常数值不同。 临界点:一种热力学状态,此时在最高可能温度下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平衡共存。 密度 :是单位体积内物质在真空中的质量

比重:物质干燥完全密实的重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的重量的比值。 比重指数:ISO标准和我国石油产品的GB标准中表示粘温性能的指标。

特性因数K:在研究各族烃类性质时,人们发现以绝对温度。R表示的烃类沸点与相对密度d15.615.6成直线关系,不同族烃类的直线斜率不同,定义此斜率为特性因数K。 粘温特性 :油品随温度变化的性质

粘温指数 :VI是ISO标准和我国石油产品的GB标准中表示粘温性能的指标。 浊点 :油在规定仪器,条件下冷却,开始出现混浊的最高温度 结晶点 : 油在规定仪器,条件下继续冷却,肉眼可见的结晶最高温度。

低温流动性:是显著影响石油产品在冬季、室外、高空等低温条件下使用、输送和储存等方面的使用性能。 凝点: 在实验规定条件下,试管倾斜45°,一分钟后液面不移动的最高温度

闪点 :指可燃性液体(如烃类及石油产品)的蒸气同空气的混合物在有火焰接近时,能发生闪火(一闪即灭)的最低油温。

燃点 : 油品达到闪点温度后,如果继续提高温度,则会闪火后不立即熄灭,当到达某一油温时,引火后所生成的火焰不再熄火(不少于5秒)这时油品就燃烧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油温称为燃点 自燃点 : 无需引火,油品即可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这就是油品的自燃。能发生自燃的最低油温,称为自燃点。

比热: 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比热 汽化潜热:单位质量物质在恒温恒压下,由饱和液态转化为饱和气态时所需的热量 热焓:是单位质量物质从基态变化到另一状态时增加或减少的热量。

压缩比:是汽油机的最重要技术指标,它是混合气被压缩前后的体积比,即活塞在下死点时气缸体积V1与活塞在上死点时气缸体积V2之比

爆震: 是引擎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常燃烧现象 。 抗爆性: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

辛烷值 :是在标准的试验用可变压缩比单缸汽油发动机中,将待测试样与标准燃料试样进行对比试验而测得。

抗氧化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简称安定性。 ?启动性能:发动机的启动性能是汽车正常运行应具备的重要性能之一。汽车在起步、中途临时停车重新起步时,都需起动发动机。如果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不佳,就会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以致造成交通的阻塞。

1

对于军用汽车,起动性能就更为重要。

?加速性能 :发动机从空负荷升到各规定工况的最短时间和加减速时运转性能。 实际胶质:是以100mL试油中所得残余物的质量(mg)来表示。 诱导期 :从油样放入100℃的水浴中开始到氧压明显下降所经历的时间 腐蚀性 : 汽油的腐蚀性说明汽油对金属的腐蚀能力。 水溶性酸碱:能够完全在水中分解成离子状态的酸和碱。

十六烷值:就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

残炭 :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气化,分解缩合而形成的焦黑色残余物。

针入度:在规定条件下,标准针或锥垂直穿入固体或半固体的深度,以1/10mm单位。

?重量发热值 :对于续航时间不长的歼击机,为了尽可能减轻飞机负荷,应使用重量热值高的喷气燃料。 ?体积发热值 :为了保证最大的航程,除了重量热值保持一定水平外,还要求燃料应具有尽可能高的体积热值。

无烟火焰高度 :又称烟点,是指油料在一标准灯具内,于规定条件下作点灯试验所能达到的无烟火焰的最大高度,单位为毫米

延度(伸长度):在规定条件下,使沥青产品的标准试样延伸至断裂时的最大长度,以cm表示。 软化点:在规定条件下软化到一定稠度(受热下坠25.4mm)时的温度,以℃表示

泡点:在一定压力下,加热原油,使其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原油刚刚开始气化,即原油刚刚出现第一个气泡并保持相平衡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泡点

露点:气温愈低,饱和水气压就愈小。所以对于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使饱和水汽压降至与当时实际的水汽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过冷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当液体的温度已低于该压力下液体的凝固点,而液体仍不凝固的现象,叫过冷现象,此时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

过热蒸汽:在饱和状态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其对应的蒸汽是饱和蒸汽,但最初只是湿饱和蒸汽,待蒸汽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后才是干饱和蒸汽。蒸汽从不饱和到湿饱和再到干饱和的过程温度是不增加的,干饱和之后继续加热则温度会上升,成为过热蒸汽。 平衡蒸发:

加热液体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在一个容器的空间内,使之汽化,气流两相迅速分离,得到相应的气相和液相产物,此过程称为闪蒸,当气液两相有足够的接触时间,达到了气液平衡状态,则这种汽化方式称为平衡汽化

渐次汽化 :也叫简单蒸馏,将原料液一次加入蒸馏釜中,在一定压强下加热至沸,使液体不断汽化。 渐次冷凝:是与渐次汽化相反的过程。

冷回流 :是指塔顶产品经过冷却后比泡点温度低,处于过冷状态,一部分打回塔顶作为回流叫做冷回流。 循环回流 :

中段循环回流:循环回流如果设在精馏塔的中部,就称为中段循环回流。

水蒸汽蒸馏: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或使有机物与水经过共沸而蒸出的操作过程。 减压蒸馏 :是分离可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三段汽化: 汽相馏出温度 : 液相馏出温度 :

过汽化率:为使最低一个侧线以下的几层塔板有一定量的液相回流,进料段的气化率应该比塔上部各产品的总收率略高一些,高出的部分称过汽化量,过汽化量占进料量的百分数即过汽化率。

干式减压蒸馏:不依赖注入水蒸汽以降低油汽分压的减压蒸馏方式称为干式减压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

2

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

催化裂化:使重质馏分油或重油、渣油在催化剂存在下,在温度为470~530℃和压力为0.1~0.3MPa条件下,经过以裂解为主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以及焦炭的工艺过程。 催化碳 :

固体流态化:若令液体自上而下通过床层,流速低时,颗粒不动,情况与流体自上而下通过时并无区别;流速加大到一定程度后颗粒便活动,而床层膨胀;流速进一步加大则颗粒彼此离开而在流体中浮动,流速愈大,浮动愈剧烈床层愈高,通常称为固体液态化。

临界流化速度:从固定床开始转化为流化床状态时空床截面最小风速。此时床层向上膨胀,床层阻力不变。 带出速度 : 滑落系数 :

单程转化率 : 是指总进料(包括新鲜原料和回炼油)一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总转化率 :新鲜原料一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回炼比 :是指回炼油(包括回炼油浆)与新鲜原料的重量之比。

催化剂藏量 :在流化床催化裂化反应装置中,催化剂不断地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循环。但是在任何时间,两器内部各自保持有一定的催化剂量。两器内经常维持的催化剂量称为藏量。

催化重整:以汽油馏分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和氢气的存在下,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苯、甲苯、二甲苯等石油化工原料的过程,同时副产高纯度氢气。

芳烃潜含量:原料中C6~C8环烷烃全部转化为芳烃再加上原料中的芳烃含量。 重整转化率 :(芳烃转化率):重整生成油中的实际芳烃含量与原料的芳烃潜含量之比。

加氢裂化:在较高的反应压力下,较重的原料在氢压及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裂解和加氢反应,使之成为较轻的燃料或制取乙烯的原料

溶剂精制:用萃取的方法除去原料(或半成品)中所含杂质和非理想组分的工艺过程。

干摩擦 :为解决两表面间因干摩擦造成的危害,可采用一种本身摩擦系数很小的物质将两个摩擦表面隔开,以该物质的内摩擦代替物体表面间的直接摩擦叫 干摩擦。

边界摩擦:两摩擦表面间有润滑油存在,由于润滑油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因而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极薄的边界油膜.边界油膜的厚度小于1μm,不足以将两金属表面分隔开,所以相互运动时,两金属表面微观的高峰部分将互相搓削,这种状态称为边界摩擦。

边界润滑:因负荷过大、转速过慢等原因,导致表面间无法保持完整油膜,只能靠润滑油中某些极性分子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或几层分子厚度的吸附膜,此时靠金属表面所吸附的极性物质进行润滑,称为边界润滑。

丙烷脱沥青 :就是以丙烷为溶剂,脱除减压渣油中的沥青,得到重质润滑油以及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氧化沥青等加工装置的原料。 临界回收 :

多效蒸发 ::以多塔多次蒸发替代一塔一次蒸发,而且各塔的操作压力、温度不同,溶剂在低压下蒸发时所需要的热量是来自高压蒸出的溶剂蒸气所放出的冷凝潜热,从而达到降低加热炉热负荷及装置能耗的目的

溶剂脱蜡 :利用溶剂在低温下对油和蜡有不同的溶解度,在低温下溶解油而不溶解(或很少)蜡,然后用过滤方法将油与蜡分离。

白土精制:依据白土的活性表面有选择地吸附油中的极性物质(如胶质、沥青质等酸性物质),而对油品中的理想组份则不吸附,从而达到除去油中不理想物质的目的。

二、填空题

1、石油是一种主要由 碳氢化合物 组成的 复杂混合物 。

2、石油是当代主要的 能源 ,从石油中可制取 汽油 、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油

3

3、石油是 化工原料 的重要原料,从石油中可制得 三 烯(乙烯、丙烯、丁二烯), 三 苯,(苯、甲苯、二甲苯) 一 炔(乙炔), 一 萘。

4、我国主要大油田有 大庆油田、胜力油田、长庆油田、渤海油田、塔木里油田 。

5、石油从外观看来是一种 暗 色的,从 褐 色以至 深黑 色的 流动的 或 半流动状态 的 粘稠液体 。

6、石油炼制工业生产 汽油 、 煤油 、 柴油 等燃料与 溶剂油 和 石蜡、沥青 等化

学工业原料,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7、石油主要由 C 、 H 、 S 、 N 、 O 等元素组成。

8、石油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 其中烃类有: 烷烃 、 环烷烃 、 芳香烃 , 非烃类有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胶状沥青状物质 。

9、石油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金属微量元素有 铁、镍、铜、钒、铅、钙、镁、钠、锌 等,非金属元素有 氯、硅、磷、砷 等。

10、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 影响石油产品质量、腐蚀设备 、 污染环境 。

11、11、初馏点:将100ml试油置于规定仪器中.按规定条件加热蒸馏,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 12、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特性因数大小顺序为 烷烃 > 环烷烃 > 芳烃 。 13、油品

d420的物理意义是 20°C时油品密度与4°C时水密度之比,其数值等于20°C 时油品密

度 。

14、同一种原油,随着沸点的升高,相对密度越来越 增大 ;闪点越来越

增大 ;燃点越来越 增大 ;自燃点越来越 降低 。 15、表示油品粘温特性的指标是 黏度指数VI 、 黏度化 ;油品粘温越

好, 黏度指数 越高。

16、石油馏分的热焓与 组成 、 温度 、 压力 、相对密度有关。 17、汽油馏程的10%点代表 低温起动 性能;50%点代表 平均蒸发 性能。 18、汽油的理想组分是 芳香烃,柴油的理想组分是 正构烷烃 ,喷气燃料理想组分是 带侧链的环烷

烃和异构烷烃 。

19、按关键馏分特性分类,大庆原油属于 低硫石蜡基原油 ;胜利原油属于 含硫中间基原油 。

20、平衡汽化的分离精确度在三种蒸馏中是 最低 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被大量采用,这是因为这不但可以减轻 加热设备的负荷 ,而且也减轻或避免了油品因 因过热分解而引起降质和设备结焦 。

21、炼油厂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有: 含硫化合物 、 水溶性酸或碱 、机械杂质和水分 。

22、一脱三注是指:脱盐 ,注碱,注氨,注缓蚀剂 。

23、循环回流包括塔底循环回流、中段循环回流及塔底循环回流。 24、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可以分为 燃料型 、

燃料-润滑油型 和 燃料-化工型 三种基本类型。

25、油品在汽化过程中,残液的蒸汽压越来越低; 时油品的蒸汽压最高,称

为 ; 时油品的蒸汽压最低,称为 。

26、油品的沸点与油品的 密度 有关,油品越沸点升高 。 27、油品的密度与 温度 有关, 温度越高,密度 越小。

26、油品的密度与油品的 馏分组成 有关, 分子中环数越大,密度 越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