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蔬菜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宁夏蔬菜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b4e2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b

四是坚持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进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农药、化肥、农膜减量使用,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蔬菜产业。

五、区域布局

“十三五”期间,以提升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为核心,重点发展百万亩设施蔬菜、百万亩夏秋冷凉蔬菜、百万亩西甜瓜产业。引黄灌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含供港蔬菜)、及夏秋冷凉蔬菜、脱水蔬菜,中部干旱带重点发展西甜瓜及拱棚蔬菜,南部山区重点发展夏秋冷凉蔬菜。

(一)设施蔬菜 1、区域布局

以引黄灌区、扬黄灌区、库井灌区为重点,兼顾新建扩灌区和集雨补灌区。引黄灌区以兴庆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利通区、青铜峡、沙坡头区为重点区域,主要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茄果类精品蔬菜生产;中部干旱带以红寺堡、海原、盐池为重点区域,主要发展拱棚西甜瓜生产;南部山区以原州、彭阳、西吉、隆德为重点区域,扩大辣椒、西芹等优势作物种植规模;供港粤蔬菜,灌区以贺兰、永宁、平罗、利通、青铜峡、沙坡头区、中宁为重点区域,南部山区以原州、彭阳、西吉为重点区域,主要种植菜心、芥蓝、菜花等蔬菜。

2、主攻方向

9

在稳步扩大规模的同时,主攻提质增效。大力推广设施标准化设计与建造、集约化育苗、秸秆生物反应堆、滴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全面提升装备水平,向标准化、机械化、精准化方向发展;组装配套优新品种及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引导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扶持冷链贮运体系建设,建立产销信息服务平台。

3、主推产品与目标市场

日光温室以番茄、辣椒、黄瓜为主导产品,上市期为9月~翌年6月,产品主要销往宁夏本地及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内蒙等地区。大中拱棚以西甜瓜、番茄、辣椒、西芹、韭菜为主导产品,上市期为6月~10月,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主要销往广东、福建、上海、安徽、湖北等南方省区。

(二)夏秋露地蔬菜 1、区域布局

夏秋露地蔬菜含夏秋冷凉蔬菜、脱水加工生产二种类型。

夏秋冷凉蔬菜,灌区以平罗、贺兰、永宁、灵武、利通、青铜峡、沙坡头区、中宁为重点区域,主要发展茄果类蔬菜;中部干旱带以同心为重点区域,主要发展越夏番茄;南部山区以原州、西吉、彭阳、隆德为重点区域,主要发展叶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

10

脱水加工蔬菜,以平罗、惠农为重点区域,主要发展番茄、芹菜、菠菜、甘蓝、韭葱等适宜加工的蔬菜。

2、主攻方向

以灌排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立足地方特色,定位外销目标市场,明确主导品种,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节水灌溉、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强化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主推产品与目标市场

夏秋冷凉蔬菜,灌区以番茄、辣椒、茄子、黄瓜为主导产品,6-10月上市,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型城市;南部山区以芹菜、辣椒、白菜、菜花、甘蓝、萝卜、胡萝卜为主导产品,6~9月上市,主要销往安徽、湖南、湖北、广东、上海、甘肃、河南、陕西等省区。供港粤蔬菜,以菜心、芥蓝为主导产品,5-10月上市,销往港澳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脱水加工蔬菜,以芹菜、番茄、菠菜、韭葱为主导产品,6-10月上市,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西甜瓜 1、区域布局

在中卫市环香山地区打造硒砂瓜产业带,面积90万亩;在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盐池县等中部干旱带地区建

11

设地膜瓜产业带,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和贺兰山东麓发展沙漠和山地西瓜,面积20万亩。

2、主攻方向

加强品质品牌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覆膜保墒、松砂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联合攻关,克服连作障碍;发展后续产业,在有补灌条件的老砂地适度发展枸杞等经济作物种植;积极推广沙漠和山地西瓜种植,推进非耕地利用。

3、主推产品与目标市场

以西瓜、甜瓜为主导产品,压砂瓜和山地西瓜以大果型晚熟品种为主,7月下旬-9月中旬上市,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地膜瓜以中果型早熟品种为主,6月下旬-7月下旬上市,主要销往甘肃、陕西、内蒙等周边省区。沙地西瓜以大果型无籽西瓜为主,7-9月上市,主要销往广东、上海等地。

六、重点任务

(一)保障供给 促进增收

大力实施蔬菜“增供增收三百工程”,巩固提升百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配套完善百万亩夏秋冷凉蔬菜生产基地、稳定提质百万亩西甜瓜生产基地。按照各地优势和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坚持“一县一业、一品为主,合理搭配”,稳步扩大生产规模。以县(区)为单位,培育瓜菜产业大县,每县打造1-2项主导产业,开展绿色高产高效整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