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雄深入衡南检查调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张文雄深入衡南检查调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7d160590c69ec3d5bb75c5

2009年第5期

张文雄深入衡南检查调研

强调:新形势下,乡镇干部要真正做到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服务群众 要求:立下雄心壮志、大干一场,加快衡南从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

本刊讯 “如果乡镇干部用办公室的台灯代替了手电,用西装革履代替了草帽,用锃亮的皮鞋代替了胶鞋,用小车、面的代替了自行车。还算什么乡镇干部?”5月24日,市委书记张文雄在县委书记周千山、县长张亮、县委副书记刘检元等县领导的陪同下,深入我县检查、调研工作,再次强调,新形势下乡镇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多点乡土情怀、少点现代气息,真正做到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为群众服务。同时,张文雄还结合衡南县实际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立下雄心壮志、大干一场,加快从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

走田坎,下企业,看“五小”,领略“项目衡南”

清晨7:30从市区出发,张文雄马不停蹄,连续查看了洪山、铁丝塘、江口、冠市、向阳、云集等6个乡镇,调研“五小”工程建设及项目建设情况。

在冠市镇政府食堂内,张文雄揭开锅盖看菜式,还把老炊事员叫过来细细询问,“平均每餐煮多少米?”“今天的中餐准备做什

么?”老炊事员有板有眼地答道,一餐煮十斤米,中午吃的是“瘦肉、煎蛋、黄瓜、空心菜”,还把墙上干部用餐的单子指给他看。看文体活动室,张文雄要点开网页看是否真能上得了网;看澡堂,张文雄亲手打开水管看水量大小??在铁丝塘镇政府新建的小澡堂内,干部如实向张文雄反映,以前没有小澡堂,乡镇干部七天才能洗一次澡,如今可以每天洗一次了。张文雄频频点头,称“就是要这样,乡镇政府条件好了,才留得住干部,留得住人!”

“乡镇干部除了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每到一个地方,张文雄都语重心长地交待身边的乡镇干部,无论什么时候,“单车、草帽、胶鞋和手电筒”不能丢,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作风、好传统不能丢。乡镇干部就是要深入农村、服务农民,进村入组要认得人,知道哪块田是哪家的,哪些村民特别困难,有哪些矛盾需要调解,而不是天天坐在办公室,离群众越来越远。

在洪山镇光辉村的一块烟田边,一名烟站技术员正在向烟农传授技术。因为服务到位,农民与这名技术员非常亲热,常常排着队请他到自己家里吃饭。“产业再好,没有

1 求实快报(总120期)

好的技术服务也没有好效益!大家就是要以这种精神服务群众!”张文雄以技术员为典范教育乡镇干部,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以现代化的技术为农民群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提供尽职尽责、一心一意的全身心服务。

张文雄一行还调研了衡南的工业项目及江口鸟岛的旅游情况。

谈作风,讲转型,提要求,加快衡南发展

“衡南是一个大县,市委、市政府对衡南看得很重,也很关注。”在下午的汇报会上,张文雄说,当下衡南,机场、高速公路项目高度密集,市级银行纷纷进驻,油茶跻身全省重点县??诸多大项目和好项目在衡南布局,就是我们对衡南“看得重、很关注”的证明。用扩散的思维看衡南,它的交通格局在进一步优化,“西南云大”卫星村概念在进一步成型,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希望无限。

“衡南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比去年首次到衡南调研的情景,张文雄对衡南的加快发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不但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而且县城建设不断繁荣,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开始起步,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大好,“五小”工程同样抓得很好。尤为可喜的是,衡南首次实现了“二一三”的转变,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渐发生变化,工业正开始领跑衡南经济,成为衡南县域经济发展的

2009年第5期

第一推动力。

在评价“五小”工程时,张文雄说,“五小”名为“五小”,意义却不小,因为乡镇政府、乡镇工作直接面对群众,乡镇干部不但辛苦而且清苦,我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就更应该为乡镇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衡南县要加快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张文雄指出,这个转变体现在四个方面。

——科学发展上,要坚持突出抓项目建设。金融危机不是最大的危机,不发展才是最大的危机,没有好项目、大项目才是最现实的危机。一定要抓好一批产业、交通、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真正让项目意识成为全县各级各部门所有干部的共识。

——应对危机上,要坚持突出抓经济增长。要拿出具体、深入、实在的措施,把保增长摆在当前工作最重要的位置。对于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一定要加大支持,鼓励它们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实现以丰补欠、以好补坏。

——社会建设上,要坚持突出抓安全稳定。

——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坚持突出抓转变作风。要重视和加强服务基层,做到工作重心下移,作风下沉。

此外,张文雄还对加快建设衡阳——云集快速通道,积极争取云集工业园首批审批,包装打造江口鸟岛旅游风景区等事宜进行了部署。(李英姿)□

求实快报(总120期) 2

2009年第5期

“三边”造林春色满 夏季整地声势大

张文雄、张自银视察我县绿化造林工作“露笑脸”

本刊讯 5月23 日,市委书记张文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自银,市人大主任胡国初,市政协主席王雄飞,省林业厅副厅长唐苗生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邦伟,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副市长蒋勋功等市领导和县委书记周千山,县长张亮,县委副书记刘检元,县人大主任石康凤,县政协主席蒋发明,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曾小成,副县长谢海蓉等县领导的陪同下,深入我县京珠高速沿线各乡镇视察“三边”(城边、路边、水边)绿化造林和夏季整地工作。 当日,沿着京珠高速公路,张文雄、张自银等市领导首先冒雨参观了洪山境内义务植树示范基地。这片基地是3月10日张文雄、张自银等市领导和市直机关单位干部新植的,面积达80亩,目前小树长势喜人。张文雄说:这扁柏属于常绿林,有利于美化、绿化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沿途走来,处处可见我县干部群众奋战在“三边”工程上的身影。在相市许田,

冠市旦陂、柳树片夏季整地示范基地,雨越下越大了,张文雄等领导走到正在奋力整地的群众中间,当场给大家鼓起劲来,希望大家抢抓下雨有利时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与紫色页岩打一场攻坚战,保质保量完成整地任务,为今冬明春植树造林做好准备。在云集镇毛塘村夏季整地示范基地,望着满山已打好的洞穴,张文雄高兴地说道:虽然土地坚硬,但大家采用风钻、挖土机松土和人工打穴相结合的办法,坚硬的地方也能栽树。

张文雄、张自银指出,在夏季整地活动中,只要大家卯足干劲,做好前期工作,攻坚克难,多想办法,就一定能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我县在今年3月下旬就拉开了夏季整地序幕,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三边”造林整地3470亩,预计可在6月底前完成1.3万亩的整地任务,3年内高标准完成现有的2.44万亩的“三边”造林任务。(徐文伟)□

杨邦伟视察衡南农业综合开发

本刊讯 5月8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邦伟召集相关支农部门深入我县栗江镇,视察了农业综合开发林泉项目区,并进行了现场调研,对已实施的林泉项目的总体规划、建设标准及工程质量给予了充分肯

定。

座谈会上,杨邦伟指出,各部门支农资金要以栗江电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主体,以农业综合开发制定的规划设计为蓝本,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整合资金、分项

3 求实快报(总120期)

2009年第5期

使用,按规列支、专款专用,标准建设、建管并举”的开发原则大范围推进,分年度实施,用3-5年时间实施好栗江林泉、团结、隆市三大片区,达到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效果。为了年底前全面完成既定的工程建设任务,我县还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刘检元为组

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农开办、国土、农业、水利、林业、能源、农机等各支农部门根据部门职能,把各支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栗江林泉项目区来。(王学良)□

石正宏来我县调研

本刊讯 5月13日,市人大副主任、民革衡阳委员会主委石正宏,市人大原副主任刘之悦率民革衡阳市委员会机关人员及各支部主委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贺殷,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曾小成等县领导陪同下,深入我县民革支部及江口鸟洲和宝盖古民居等地调研。

调研人员充分肯定县委、县政府及县委统战部高度关心、支持民革支部建设,并向民革衡南支部学习高水准规范管理的经验。同时,县城日新月异的变化给调研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调研江口鸟洲中,他们兴致盎然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并就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保

护等问题,不时与身边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要求要保护好、建设好和推荐好自然景观。在宝盖镇古民居,他们称,这是全市保存最完整、规模较大的古建筑之一。在该镇烟叶和白果生产基地,此起彼伏的烟叶与白果如同“绿海”,煞是壮观,令调研人员赞不绝口。同时,调研人员对宝盖镇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帮民创收入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调研人员还向宝盖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希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一如既往地引导农民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为当地农民致富多创路子,多出点子。(刘雁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衡南县怎样由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强 县转变?怎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衡南?县委书记周千山立足县情,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抓项目、保民生、强责任等三个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文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学习、借鉴。在另一篇关于政协怎样履行三大职能的言论文章中,县政协主席蒋发明结合实际,从履职方向和重点、履职效果等三方面“把脉问诊”,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为衡南政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求实快报(总120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