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下学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下学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f80346d0066f5335a81219e

教学内容:《孟子公孙丑上.八》节选: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能够在上两节课小古文诵读的基础上,表演朗读水平

3、在诵读中懂得批评也是一种关爱。我们要善于听进去批评和别人的意见,与人为善。这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也是一种人生智能,而且常常放射出比智能更诱人的光泽。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启发引导,诵读理解

教学过程:1、自己读读本课导读,理解: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这又有助于别人培养品德。

3、自己读读这篇小古文,画出不理解和不会读的字词, 4、小组互相交流本篇古文的读法,并试着读给小组同学听。 5、对照注释,试着理解这篇古文的意思,并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6、全部交流朗读,教师做出评价。 7、小组互相大声诵读这篇小古文。 8、各小组互相比赛朗读。 9、全班诵读这篇小古文,

10、谈谈读后感或者自己学到了什么,并写在课后空白处

第9课时:诫子书

教学内容:《诸葛亮集》选篇:诫子书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能够在上三节课小古文诵读的基础上,非常自如流畅地朗读这篇

小古文。

3、在诵读中懂得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启发引导,诵读理解,表演诵读

教学过程:1、自己读读本课导读,理解: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这又有助于别人培养品德。

3、自己读读这篇小古文,画出不理解和不会读的字词,

4、小组互相交流本篇古文的读法,并试着读给小组同学听。 5、对照注释,试着理解这篇古文的意思,并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6、全部交流朗读,教师做出评价。 7、小组互相大声诵读这篇小古文。 8、各小组互相比赛朗读。 9、全班诵读这篇小古文,

10、谈谈读后感或者自己学到了什么,并写在课后空白处

第10课时:《弟子规》

教学内容:《弟子规》节选:孝悌篇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能够在上四节课小古文诵读的基础上,非常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这篇小古文。

3、在诵读中懂得:百善孝为先”。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启发引导,诵读理解,表演诵读,谈感受

教学过程:1、自己读读本课导读,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情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典籍,以获得有益的学问。

3、自己读读这篇小古文,画出不理解和不会读的字词, 4、小组互相交流本篇古文的读法,并试着读给小组同学听。 5、对照注释,试着理解这篇古文的意思,并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6、全部交流朗读,教师做出评价。 7、小组互相大声诵读这篇小古文。 8、各小组互相比赛朗读。 9、全班诵读这篇小古文,

10、谈谈读后感或者自己学到了什么,并写在课后空白处

第十一课时 《小弟和小猫》 教学内容: 《小弟和小猫》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仿照这首诗,在写一首有关小动物的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仿照这首诗,在写一首有关小动物的诗。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2、男女生分别比赛读、轮读。再齐读。

3、请学生你说说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5、熟读能背。

6、仿写一首有关小动物的儿童诗。

7、实践活动:把自己写的儿童诗回家读给父母听。

第十二课时《月亮升起的地方》

教学内容:《月亮升起的地方》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搜集有关月亮的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读出这首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2、男女生分别比赛读、轮读。再齐读。 3、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美在哪里。 4、熟读成背。

5、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展示:搜集有关月亮的诗读给大家听听。 6、课外深化:回家给父母朗读月亮的儿童诗。

第十三课时:《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内容:《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仿写一首童年时的有趣的事情的诗歌。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仿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上节课所学的诗。

2、老师引出这首诗。以童年趣事为主。 3、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4、小组展示:轮读、比赛读。 5、全班齐读。

6、教师以是的意思引出童年的有趣的事情,再以此为题,仿写儿童诗。 7、战士自己练习写的诗。

8、课后给家人朗读自己写的诗。

第十四课时:《多彩的花季》 教学内容:《多彩的花季》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课前搜集这种题材的叙事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有关小英雄的事迹。

2、教师讲解什么是叙事诗?以少年英雄赖宁的事迹引出这首叙事诗。 3、先自由读这首诗。分组读、男女生轮读。 4、分小组讲赖宁的故事。

5、小组展示搜集的小英雄的故事(王二小、小兵张嘎) 6、课后给父母讲赖宁的故事。

第十五课时 盘古开天地 教学内容: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初步学会小古文的诵读,感受小古文朗诵的乐趣

3、中国古代神活,可以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

为提高语言水平打好文化基础。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启发引导,诵读理解 教学过程: 1、讲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2、自己读读本课前言,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导入新

课学习。

3、自己读读这篇小古文,画出不理解和不会读的字词, 4、小组互相交流本篇古文的读法,并试着读给小组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