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答案(修改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e96f8f9f524ccbff12184eb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 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 体内的血糖仍能________________。

(4)发生过敏反应时,_______(用字母表示)的通透性增强。 32.(8分)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

③①

(1)图中②、③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冷刺激后,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3)当③增多时,①和②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

(4)当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图中________激素释放,促进________________。

33、(8分)右图为抗原刺激机体后,机体抗体产生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⑴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当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抗体的本质是 。 ⑵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_______免疫而脱落,这是效应T细胞所起的作用。 ⑶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

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 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该抗体产生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_。

5

34.(9分)下图中甲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 ,若在c处给予一个刺激,则在

a、b、e、f四处能够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

(2)若在d处连接一个如丙图的电流表,则在e处给予一个刺激后,电流计指针

发生 次偏转,方向分别是 。 (3)在甲图中有 个乙图这样的结构。乙图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

受体,它的本质是 。A能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与细胞膜的 。

(4)反射时间的长短关键取决于兴奋在乙中的传导,原因的

(5)已知A释放的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物质立即被分解。

某钟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35.(11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是一株盆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芽、茎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______mol.L-1。

6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点浓度。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侧生长快,茎将背地生长。 (4)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mol.L-1。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B 6A 7A 8C 9C 10D 11B 12A 13B 14D 15D 16D 17C 18A 19B 20B 21C 22A 23C 24D 25B

31、(1)[B]组织液 C→B→A 6 (2)升高 神经 (3)维持相对稳定 (4)C

32、(1)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2)① ③ (3)

反馈调节 (4)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3、(1)浆(效应B 球蛋白 (2)细胞 (3)C B 快速产生 记忆(B) D

34.(1)感受器; a、b (2)2;右、左 (3)2; 糖蛋白 (蛋白质); 流动性

(4)突触中通过递质的传导比神经纤维上通过电信号的传导慢 (5)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35、(1)b或d f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

7

长 去处顶芽 10-6

(2)g或k 向光弯曲生长 (3)e g或k ⑤ (4) <10-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