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区分坏血病、败血症、白血病、血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正确区分坏血病、败血症、白血病、血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ded188c964bcf84b8d57b30

正确区分坏血病、败血症、白血病、血尿

【摘 要】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很容易将坏血病和败血症误认为是一种病,并且坏血病、败血症、白血病、血尿这几种病都带“血”字,都有出血现象,学生往往会误认为这几种病都是血液病,但这几种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却大相径庭,现查阅相关资料,对这几种病加以说明,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力求简洁明了,做到科普化教育。

【关键词】坏血病 败血症 白血病 血尿

一、坏血病

1.病因: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而致病。

2.症状:早期有倦怠,食欲不振,随后出现毛囊角化、齿龈炎和广泛出血症状。齿龈炎表现为齿龈肿胀、发红、出血,牙齿松动,可因牙龈萎缩,牙槽坏死而脱落,常伴有口臭;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开始在毛囊周围,后波及大腿和小腿处,在撞击和受压处易发生带状或点状瘀点或瘀斑。如有创伤,其伤口愈口缓慢,常伴有继发感染和出血。

3.治疗:多食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补充维生素C。食用时以新鲜,未加工的生菜为宜。亦可直接食用维生素C,吸收困难者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二、败血症

1.病因:败血症是大量的细菌进入血液进行生长繁殖并释放大量毒素引起。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

2.症状:病人常常突然发生高热、怕冷、发抖、头痛、头晕、大量出汗、全身关节酸痛,严重病人有气急、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或休克。细菌还随血液循环周游全身,使许多组织器官受到损害,可形成脑膜炎、骨髓炎、肺脓肿、肝脓肿等,更增加了败血症的危险性。败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较高,故要重视预防。皮肤或粘膜外伤后,伤口要消毒处理,不给细菌侵入血液的机会;及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疾病。皮肤上生了疖子,特别是面部的疖子

不能用力挤压,以免细菌被挤入血管内。

3.治疗:治疗败血症,需要及时应用大剂量有效的抗生素,吃营养丰富的食物,输葡萄糖,补充维生素,必要时需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加病人的抵抗力。

三、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发生恶性增生。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血癌”不再难缠,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白血病完全可以治愈。

由于有炎症时白细胞也增多,学生往往误认为白细胞增多就是白血病。教师要加以说明。炎症性白细胞升高最主要的就是伴有身体的明显不适,通常是发热,而白细胞一般也在2万以下。而白血病人的白细胞一般在2万以上,部分病人可能高达30万,但病人却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炎症白细胞高的病人,中性粒细胞高、白细胞系均是成熟细胞,而白血病人是淋巴细胞高,并且可以看到很多幼稚细胞。

白血病与败血症二者在本质上属于不同的两类疾病:前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性疾病,而后者则系某一细菌感染进入血循环后引起的全身感染现象。白血病患者可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因继发严重感染而发生败血症。败血症则绝不会转化为白血病。

1.病因:病毒、电离辐射、化学物质、遗传因素。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儿约1.6—2万人,小于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且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近年来,儿童成了白血病的高发人群,且基本上为急性白血病。因此我们主要讲急性白血病的预防,诊断,治疗。

2.症状:急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迅速,其自然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就是说如果不进行治疗将在6个月内死亡。通常有如下典型症状:①贫血,血红蛋白多低于6克/毫升。②出血。③感染和发热。严重感染常常导致败血症和菌血症,危及生命。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是孩子变懒、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等。此后才发生进行性面色苍白、骨和关节疼痛、不规则发热、衰弱、皮肤和牙龈出血等;最后才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继发反复感染,全身衰竭、消瘦。所以当孩子有以下症状应尽早就医,认真检查:①孩子出现高烧,正常人的白细胞数目在4000—10000以下,而白血病患者带有肿瘤的白细胞有时高达10万。由于正常的白细胞少,免疫力差,所以才会感染发高烧。 ②患儿贫血,脸色苍白。③出现身体的淤斑,

牙龈、鼻子等无缘无故地出血,受伤后也很难止血。④小儿腹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3.预防:面对儿童白血病多发,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预防。对此,从事30多年血液病研究的国际血液学会会员马军教授谈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多带孩子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绿地等处做户外运动,以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农村儿童则应避免直接接触农药、化肥等物品。其次,儿童偶发小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第三,要减少家庭室内环境污染,保持儿童居室空气流通。家庭装修要选择绿色环保材料,且在装修半年内避免儿童入住。第四,让儿童远离微波辐射,尽量减少与手机、电脑、电视等有微波的电器的接触时间。最后,要注意食品安全,禁止儿童食用防腐剂、添加剂超标的劣质小食品。蔬菜水果中残存的农药、预防禽类发病的抗生素等,均可导致儿童白血病增多。因此,家长应选择绿色食品,防范餐桌二次污染。

4.治疗:①患者必须住院进行化学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加强护理,进行无菌隔离,定期处理以防感染。②进行血液和血小板输送,以增强自然免疫功能和止血能力。接受输一些其他药品以防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副作用。③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必须组织类型相容,遗传特点近似,通常选其家庭成员作为骨髓捐献者。

四、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血尿并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约1000毫升尿液中起码混入1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1.病因: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统本身疾病所致。

2.症状:①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发病前一周患扁桃体炎。②肾盂肾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频、腰痛、发烧。③泌尿系统结石:特点是血尿伴肾绞痛,或有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尿痛等症状。④肾结核:有血尿者占90%以上,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逐渐加重。⑤肾及尿路损伤:多有腰部或腹部外伤史。⑥过敏性紫癜:这种病皮肤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关节痛。皮肤有出血点,2~4周后出现血尿。⑦全身性疾病: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⑧暂时性血尿:饮水过少引起,增加饮水,稀释尿液后很快消失。

3.治疗:①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②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③应用止血药物。④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⑤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

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⑥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⑦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治疗。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