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d14f031f111f18583d05ab1

控股公司、代表处等在内的境外分支机构总数达1 06家。中国工商银行截至2009年底,在中国大陆境外(包括香港、澳门)设立了17家分行、6家伞资子公司及6家直接控股子公司及众多投资公司。仅在亚太地区有20家分行,5家支行,4家子行,1个办事处,1个代表处。中国建设银行,7家分行,1家代表处,l家子行交通银行除了在香港、纽约、东京、新加坡、首尔设有分行,在伦敦和法兰克福设有代表处,还有交通保险及交通证券2家子公司,其中仅香港分行就拥有分支机构40个。建行银行已经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东京、首尔设立分行;在伦敦和纽约设有代表处;悉尼、胡志明分行的设立申请已获批准。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加坡、香港设立了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等地设立了代表处。交通银行香港、东京、新加坡、首尔、纽约、法兰克福、澳门及伦敦共有网点50多家。招商银行在纽约、香港设有分行。除此之外,各商业银行积极和各国银行合作,建立业务和代理关系,中国商业银行初步形成了全球银行网络。

然而,从全球来看,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虽然在各地都设置了网点,但大多停留在代表处这一低层次,并不能真正地经营国际业务,像分行这种高层次的网点设置得并不多,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并没有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全球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意识不强,经营实力明显有待提升。

六、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内部和外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目前无论是内部条件还是外部条件,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条件逐渐成熟。

(一)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外部条件逐渐成熟 1、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

许多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是外资银行进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样的道理,庞大的母国市场也是本国银行走出去的坚强后盾。母国的市场规模可以用GDP、人均GDP、存款数量等多个指标来衡量。中国的市场规模一直呈扩大趋势,国内生产总值逐年提高(见图4.1)各项指标都呈上升趋势。2009 年,

21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40506 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必然为中国商业银行 “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见表4.7,图4.1)

2、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度增加,商业银行国际化可实行跟随策略

国外部分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关联程度越高的国家之间银行部门的FDI也越多(Goldberg and Johnson,1990;Goldberg and Grosse,1991;Focarelli and Pozzolo,2000)。但Miller and Parkher(1998)JilJ发现在发达同家非金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银行进入成正比,而在发展中国家并不成立。尽管观点有差别,但都说明一国的经济实力对银行国际化有重大影响。所以跟随战略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初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加,对外投资和贸易增加时的稳妥方法。在中国FDI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的非金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迅速增加,推动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发展。 (1)中国进出口贸易概况

目前中国己跻身世界贸易前三甲,进出口贸易量从2003 年的8509.87 亿美元增

22

长到2009 年的22075.35 亿美元,年均增长6.88%。2009 年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为12016.12 亿美元和10059.23 亿美元,同期分别增长-16.01%和-11.18%(见表4.8,图4.2)。利用中国对GMS5 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银行业

的跨国发展关系,我们不难推知,这种趋势将带动GMS 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走出去”。 (2)中国FDI 概况

自2005 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见图4.4)。而这些非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额的增加意味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它们迫切需要中国商业银行的跟进,寻求银行全球化的经营网络,以便满足其贸易结算、融资、理财咨询、规避风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需求,而中国商业银行和这些企业原有的国内合作关系无疑又成为推动其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遭到较大的经济创伤,截止2009年底非金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下降1274.42 亿美元。(见表4.10,图4.4)为避免危机扩大,中国政府出台了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刺激引导,截止2010 年底,中国的经济已开始复苏并逐渐转暖。利用中国非金融类企业的FDI 与银行业的跨国发展的关系,这种趋势将带动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

23

表4.10 2005 年-2009 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情况

图4.4:2005 年-2009 年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情况

(3)金融危机提供了国际化的良好契机

2007年的次级贷款危机,国际银行业受到重创。不仅华尔街的大于型投资银行先后倒闭或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综合商业银行,而且大型商业银行和综合银行不得不接受政府救助。中小商业银行频繁倒闭,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银行倒闭中小银行总数多达140家,远高于2008年的26家。2009 年,虽然金融市场逐步企稳,世界主要经济体在下半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