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576be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03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一、 填空题

二、 名词解释

性 E .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

1.医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

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 使人们观察、 分析和处理医

生服务。

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的分布

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 提高生命质量、 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 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三、判断题

(√)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3. secondary prevention :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

(×)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 9.无病就是健康。

(×)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 D.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E .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C .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 .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 .传染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 A ) A .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C ) C .病因不明,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C.强化社区行动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B

A.预防性卫生服务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及健康促进

D .社区建设

C .健康教育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B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承认其社会属性 体的生理活动

C

.重视机

E .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ACE)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 .提示医生诊疗模式

的需调整 E .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生服务 E A.预防为主 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 .加强农村工作

.生物遗传

BCDE)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 .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 .卫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B .中西医并重C .依靠科技与教育、动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B .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D .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

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

〝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 :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

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五、 简答题

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效果不明显的, 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 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 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

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

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

预防措施, 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 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 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 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 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

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

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

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 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 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 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 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

.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

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答:( 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

侧重于健康人群。

(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 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

环境与健康

一、

填空题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 扩散作用、 沉降作用、 氧化作用、 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 降水 、地面水 、地下水 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 ph 值、水

温、

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 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 、农业污

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有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破坏

、 酸雨。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 广泛性、多样性、复杂

性 、长期性。

三、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1 分)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 空气 B. 水 C. 森林 D. 土壤 E. 食物 2 .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

( A) A. 慢性中毒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 A. 相加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D. 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5.飘尘的直径在( C ) C. 5 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 C.转移

7.SO2 的主要作用部位( B)B. 上呼吸道

1

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 B. 泉水 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 A)A. 房屋地基 10.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B. 慢性汞中毒

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C) C. 改善水质混浊度 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 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

A. 地甲病 B. 克订病

C )

D. 亚克订病 E. 新 A)A. ﹥-1 者

2Ca(OCl)+2H2O→2HOCl+Ca(OH)+CaCl2 Ca(OCl) 2+2H2O→2HOCl+Ca(OH)

次氯酸分子小,不荷电,易于穿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同时,它

又是一种强氧化剂,影响细菌的多种酶系统,例如,使磷酸葡萄糖

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并损伤细胞膜,使蛋白质、

RNA和 DNA

等物质释出而导致细菌死亡。 次氯酸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 死性破坏。

常用消毒物法:( 1)常量氯化消毒法

即按常规加氯量(一般

指用放

C. 痛痛病

生儿先天甲低

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A. 黑脚病

为 1— 3mg/L)进行饮水消毒的方法。 (2)持续氯消毒法

E)

有漂白粉或漂精片(一次消毒用量的

C.

交通污染

D.

农业污染

20—30 倍)容器,上面打孔,

( 3)过

A. 生活污染 B. 工业污染

悬浮于水中,借水的振荡,容器内的消毒剂由小孔中漏出。

E. 以上都是

16.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 E)E. 氟摄入过高 17.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过

E)

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

B)B. 沉淀 - 消毒 -

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 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 治理工业三废

B.

E)

预防农药污染 C. 预防生活污染

D. 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21.酸雨是指

E. 以上都是

PH值小于( B) 城市大气污染的

A) A.工业企业

主要来源为(

二、 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 使环境的构成发生

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

2.公害病: 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 3.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 CO2和水蒸汽能吸收和反射由地球表面散

发出来的热辐射, 是地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于人工温室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

4.有效氯: 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时, 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

化合价大于 -1 者,陈为有效率,具有杀菌作用。

5.碘缺乏病: 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

这等同

现是甲状腺肿大和克订病。 四、 简答题

1.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急性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

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的排入环境中,因

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 当人体吸收环境污染物的量逐渐累积到足以造成机体操作的剂量, 或有害污染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环境的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2)致突变作用。突变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方面。(3)致畸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2.简述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污染物。

生活炉灶;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烟草烟雾;其他,如家

用电器和家庭化学物的使用。

3.简述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常用的消毒物。 氯化消毒的原理:

氯气或其他氯化消毒剂溶于水后, 在常温下即很快水解成次氯

酸( HOCl):

+

-

Cl2 +H2O→ HOCl+H+Cl

量氯消毒法:加入 10 倍于常量氯化消毒时所用的加氯量,即

10—

20mg/L。

4.简述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病因:地质环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 1)高碘。(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杏仁、黄豆、核桃

-

仁和豌豆等食物中含有 CN,进入体内可形成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浓缩能力, 还可从甲状腺中驱除碘, 致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引起甲状腺肿大。

(3)饮水因素。

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 、克汀病(简称地克病)。

防治措施: 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区, 补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补碘的方法主要有碘盐;碘油。此外,患者也可口服碘化钾,但用药时间长,不易坚持。

第三部分 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

一、填空题

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包括 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

、工伤。

2.符合我国国情的八字综合防尘措施是 革、水 、密 、风 、 护、管

、教 、查。 3.高温作业类型有 干热环境、 湿热环境 、夏季露天作业 三种。 4.中暑分为 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三型。 5.医院内感染有三个重要环节: 感染源 、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6.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

振动性白指 。

三、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7 分) 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 -- 而致( A) A.二氧化硅

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

C) C.六价铬

3.SO2 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D )D.慢性支气

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

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 )种。 D .115

5.职业病诊断应由( B)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 集体诊断。 B . 3

6.----- 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 C) C .职业史

7.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是( E ) E .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

机构

8.对脂溶性毒物接触者,主要应适当控制膳食中的( A )数量。

A.脂肪

9.在给高温作业者以优质蛋白质膳食时,应使其占总蛋白质的

( C) %左右。 C .50

10.环境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称为(

A) A .接触机会

11.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

A) A .亚硝酸钠 12.刺激性气体中毒时可出现的 “假愈期” ,通常发生在 (D)后。D

.恢复前期 13.个体监测时,可给工人佩带个体采样器,连续采集毒物浓度,以了解(

B)的接触量。 B .个人整个工作时间内 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 A)A.职业性

15.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

D) D .干扰卟啉代谢

16.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医学监护包括( AE)A.就业前健康检查

E.定期健康检查

17.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有(

ABCDE)

A.接触机会 B .个体特征

C .接触方式

D .接触时间

E

.接触强度

18.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来源有(

ABCDE)

A.自然疫源 B .生活性污染 C .生产性污染

D .医源性感染

E .外源性传播

19.下列属电离辐射的有( AE) A.X 射线 E .宇宙线

问题( 20-21 )

20.环境有害物质所致过敏性肺炎常出现胸闷、气短以及限制性

(A)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21.职业性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的呼吸道疾患最典型的表现是 (D ) 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问题( 22-24 )

22.铅由于抑制了血红素合成酶,从而影响了正常血红蛋白的合 成,可引起 ( E) E .影响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

23.三硝基甲苯能与血红蛋白发生作用,最终产生 Sulf Hb, 则导

致 (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