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文主义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10097bde80d4d8d15a4fbc

人文主义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作用

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说“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真的这般吗?那整个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文主义的联系又在哪里?带着辨证的思想探索 这个问题。那么现在我便浅析人文主义对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而自然科学通常试着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而论人文主义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阐述,从人文主义的特点,自然科学的发展历

程以及自然科学发展过程理论依据的来源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面对人与自然这一永恒的主题时,不仅重视知识和理性,而且还通过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等级制度等种种主张,解放了被压抑的人,激发了人空前的创造热情,使在中世纪被窒息的实验科学与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教义中解放出来,为近代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文化条件。不仅如此,当时人文主义所诱发的经济与政治变革也从社会需要与物质基础等 社会条件上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对自然力的 征服,人终于在自然界的面前站了起来,发现了自身的潜力,强化了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为万物之灵长的观念,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人文主义在教育改革、发掘和整理古籍方面也起过 重要作用,奠定了欧洲近代教育和人文研究的基础。由于人文主义提 倡重视现实和自由思考,因而又为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兴起,提 供了思想武器,使得自然科学迅猛发展。欧洲封建制占统治地位时期,基督教会控制文化教育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要求摆脱神学的统治,人文主义遂应运而生。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以彼特拉克、薄伽丘为首的第一批人文主义者。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已在意大利蓬勃发展,16世纪传遍德意志、法国、英国及西欧各地。所谓人文主义,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借助于古典知识——主要是希腊哲学与艺术,来反驳经院哲学与神学,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种与以神为本位的神本主义相对立的、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

的作用、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希腊哲学非常重视人的尊严与地位。普拉泰哥那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曾呼吁:“人啊,认识你自己吧!”。亚里士多德曾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源泉。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当时人文学科的发展,人文主义正式出现在西方历史的舞台之上。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尽情歌颂人性、贬低神性、抬高人的地位。他们在反对愚昧、迷信与宗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人,用人对抗神,宣称一切都是为了人,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幸福。“我既为人,人所具有的一切我莫不具有。”一位罗马诗人名言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生动写照。人文主义自14 世纪起迄的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之后,一直经久不衰。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有卢梭等人的浪漫主义的人文主义运动。而后,又有19世纪的非理性主义的的人文主义的兴起。进入本世纪,则有世纪之交兴起的释义学与存在主义思潮,还有30、40 年代出现的法兰克福学派。尽管这些人文主义思潮的流派不同、观点各异,但却表达了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与理想,即肯定世俗人生的意义,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推崇人的价值与个性的解放;留意人的精神潜能;重视人的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主张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类。

科学发展在本质上是相互促进的,人文学科中的哲学、美学、宗教、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等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对自然科学起促进作用。这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文学科的许多基本原理成为科学

的理论基础;人文学科的思想和意境是科学发现的灵感和动力;人文 学科的许多思雏方法成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学科的许多概念和表述方法被科学使用。我们应该有意识促进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大融 合,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文化。

人文主义精神和自然科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人文主义精神与自然科学的高度融合,相互促进发展,人文主义思想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验证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 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

拿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来说,现代自然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自然科学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自然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自然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 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自然科 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 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 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人文主义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

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主义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在现实生活中,人文主义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自然科学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自然科学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所以整体来说,人文主义指导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两者相互牵引,相互进步,共同完善。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主义的指导,人文主义的进步离不开自然科学的验证!故此,“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