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11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11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b607e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32

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高频考点呈现】

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考点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 考点三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考点四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高频考点剖析】

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考点回顾]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市虚假繁荣,分期付款。 2.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

(1)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国内局势: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考点深化]

辩证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双重影响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深,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机制调整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信号。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政府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开启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2)经济大危机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强化了家庭意识,使美国向着福利国家迈进。

(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平民大量失业,造成人们的消费、购买能力下降,但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诸如美国电影业、广播业、图书报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考题印证]

1.(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

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1929~1930年 类别 烟煤业 金属矿业 制造业

1930~1931年 -19.1 -18.3 -11.3 -12.3 -6.6 -7.2

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答案】C

【解析】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订立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不断下降,劳资矛盾加剧,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天津高考·8)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史实的能力。1930年危机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已经爆发,美国颁布的关税法律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客观上使得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大。故选D。 考点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 [考点回顾]

1.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1)背景:30年代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考点深化]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财政政策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2.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1)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 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变化 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与自身相否 定的因素。

(3)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 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 义的一些良好经验。 [考题印证]

1.(2018.4·浙江高考·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答案】B

【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A

【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

是属于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这种现象是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之一,“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是国家干预方式的继续,不会取得成果,故选A项;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之一是通货膨胀,采取国有化属于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物价不会下降,排除B项;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对一般的方法都没有明显的作用,通货膨胀会继续,排除C项;“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也有推行自由主义的内涵,同样不能摆脱这一现象,更不会放弃自由经济,排除D项。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A

【解析】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自二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提到“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D项错误。 考点三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考点回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粮食税;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①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