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9025c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4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从金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

【解答】解:工业炼铁,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故选:C。

【点评】结合物质的性质从反应的特点判断用到的物质的性质。

6.【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NH4)2H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磷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是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分析】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从酸过量和金属过量两个方面分析.如果硫酸是少量的,则产生的氢气量是由硫酸决定,产生相同的氢气,有金属剩余,天平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锌刚好反应完,铁有剩余.如果硫酸过量,则产生的氢气量由金属决定,由于金属的质量相同,产生的氢气量放入铁的多,最后天平指向放锌的一边.

【解答】解:A、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的反应速率快,所以开始时指针要偏向铁一方,故A说法正确;

若酸过量,则金属全部参加反应, 设金属的质量为1g Fe+H2SO4═FeSO4+H2↑ 56 2 1g

g

Zn+H2SO4═ZnSO4+H2↑ 65 2 1g

g

B、根据计算可以知道,等质量的硫酸消耗的锌粉的质量要多,所以铁粉可能有剩余,故B说法正确;

C、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比锌多,故天平会指向加锌的一方,故C说法正确;

9

D、根据计算可知道等质量的硫酸消耗的锌粉的质量要多,所以铁粉可能有剩余,而不可能看到只有锌粉剩余,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与物理知识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酸过量或金属过量的角度进行.

8.【分析】根据蒸馏过程中被蒸馏的水的质量,分别找出硝酸与硝酸镁中转移的水的等量关系,分别求出 m1、m2,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设被转移的水的质量为X,由题意HNO3的质量为m1,Mg(NO3)2的质量为m2。 65%的硝酸含水量为35%,72%的硝酸镁溶液含水量为28%,97.5%的硝酸含水量为2.5%,60%的硝酸镁溶液含水量为40%.则

硝酸中水:0.35m1﹣X=(m1﹣X)×0.025 解得:m1=3X

硝酸镁中水:0.28m2+X=(m2+X)×0.4 解得:m2=5X 故

=0.6。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溶质、溶液、溶剂,及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理清其关系进行解题.

9.【分析】A、化肥的主要包括钾肥、氮肥、磷肥三种,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B、根据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判断.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A错。

B、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B错。

C、淀粉等糖类在人体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人体是直接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通过葡萄糖氧化给人体提供能量。故而糖类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C正确。

D、化肥的使用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过多施用容易造成土壤硬化,养分结构失调。D错。 故选:C。

【点评】易错点:对复合肥的定义理解不清,容易理解成含有多种元素的化肥即为复合肥,没注意到复合肥的定义中强调的是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

10.【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蔗糖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10

C、味精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芝麻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1.【分析】A、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垃圾处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含磷洗衣粉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能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由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对污染环境、土壤等,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减少空气与水体污染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来判断; B.根据碱的通性来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盐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错误;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正确;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这种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错误;

D.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但有铵根离子,属于盐类,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理解盐、饱和溶液的概念、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碱盐的水溶液间若两两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反应能够进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11

B、三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与氯化镁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不能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14.【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根据题意: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X活泼性大于银;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说明Fe活泼性大于X.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X、Ag.由此可知:

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X、Ag.故A正确; B、Fe活泼性大于X,故B错误; C、X活泼性大于银。故C错误; D、Ag的活泼性最弱,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处于H元素前的金属可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石油中含有多种烷烃,属于混合物;冰水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

B、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多种烷烃,属于混合物;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错误;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错误;

D、酒精溶液中含有水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汽水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葡萄糖溶液中含有水和葡萄糖,属于混合物。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分析】本题图显示倒扣在水中的试管内放有铁丝,结合题目文字叙述“放置1﹣2周时间后”,题目引导我们分析:铁丝在潮湿空气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预计此变化可能出现的现象. 【解答】解:A.处于潮湿空气中的铁丝,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满足了锈蚀条件,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锈蚀,铁丝表现出现红褐色铁锈。故该选项判断错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