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75217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c

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第二单元《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上课日期 月 日 主备教师 课 型 新授 1、能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并对不同的优惠形式有更深入的认识。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折扣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 学习目标 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购物中的多种优惠形式。 “满100减50”与“五折”的区别。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预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 “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 减50元”的方式销售。李阿姨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屏幕上的这一段文字,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李阿姨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 头部分不优惠。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在A商场买应付多少钱? 生2:在B商场买应付多少钱? 生3: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在A商场应付多少钱?请同学们独立计算。 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结合本班实际的二次备课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生1:230×50%=115(元)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1:因为A商场打五折销售,妈妈要买的裙子标价是230元,买这条裙子 需要的钱数是原价的50%,也就是230元的50%, 所以列式230×50%=115(元) 2、师:真是太棒了,说的有理有据,非常正确,咱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生2:230-50×2=130(元)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2:因为B商场的优惠要求是满100元减50元,李阿姨要买的这条裙子 230元里面有两个100元,所以减去的是2个50元,即50×2=100元, 所以李阿姨在B商场买这条裙子还需要230-100=130元。 3、师:你会建议李阿姨去哪家商场呢? 生3:去A商场买更省钱,因为115元<130元。 4、师:不过,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 是打五折呀,怎么优惠的结果不一样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一会汇报。 生:打五折就是无论原价是多少元,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而“满100 元减50元”就是原价中满一百元的部分能优惠50元,而不满100元 的部分就没有折扣了。 师:你觉得“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哪种促销方式更实惠? 生:打五折。 5、师: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如果商品的价格刚好是整百元时,两种优惠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的结果相差的不多? 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的结果会相差很多呢? 生:总价比一百元多一点点两种优惠的结果相差的不多。 总价比一百元少一点点两种优惠的结果相差很多。 6、师:同学们,我们平时购物时,要通过计算比较一下几种购买方案,才能 知道哪种销售方式比较便宜。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 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 物。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 2、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后碰到有关打折销售时,要注 意什么?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230×50%=115(元) ,23-50×2=130(元) 板书设计 115元<130元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选A商场更省钱.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