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稳定化政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稳定化政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068258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c

.

【答案】D

【解析】遵循规则是指如果决策者事前宣布政策如何对各种情况做出反应,并承诺始终遵循这种宣布,那么,政策就是按规则实施的。

19.下列哪一个说法不正确?( ) A.积极地政策不可能遵循规则来实施

B.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与相机抉择政策的关联度很大

C.党派之间的利益冲突减少了人们实施相机抉择政策的意愿,而是倾向于遵循规则的政策

D.目前的货币政策是相机抉择的政策 【答案】A

【解析】政策应当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是斟酌处置还是固定规则,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混淆在一起。积极的政策可能是遵循规则的也可能是斟酌处置的。

20.经济学家在下列哪一项上比较一致?( )

A.是否存在政策时滞 B.政府是否应该对宏观经济加以调节 C.应该采取积极地还是消极的政策 D.是否存在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答案】A

【解析】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争论主要包括:①政策应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即政府是否应该对宏观经济加以调节;②政策应该按规则实施还是斟酌处置,即是否承认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21.设计出成功的经济稳定化政策存在难度,因为政策制定者( )。 A.从不假定经济波动是暂时的 B.没有足够的对付经济波动的政策工具

.

.

C.不知道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 D.不能调整自动稳定器 【答案】C

【解析】卢卡斯认为,政策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即消费者和企业会根据稳定化政策来进行私人决策,以抵消稳定化政策所要达成的目标,经济学家在提供政策建议时并不能了解到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从而使得稳定化政策无效。

22.通过相机抉择政策稳定经济( )。

A.更适用于财政政策,因为它的作用比货币政策更容易理解 B.更适用于货币政策,因为它的外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 C.更适用于货币政策,因为它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 D.不必要,因为自动稳定器一直提供足够的内在稳定性 【答案】C

【解析】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做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影响之间的时间。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如果使用财政政策,其内在时滞较长,政策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不能及时出台以达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23.下列哪一项不是反对使用积极地稳定化政策的理由?( ) A.存在较长的内部和外部时滞

B.经济预测者准确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能力有限 C.劳动力参与率会对国民产出的变化作出反应

D.认为不明智的政策选择是引起大萧条之原因的历史观点 【答案】C

.

.

【解析】反对积极的稳定化政策的原因包括:①稳定化政策存在较长的时滞;②成功的稳定化政策要求准确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能力,但通常经济发展是无法预测的;③传统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忽略了政策对预期从而对私人决策的影响,使得所估计的稳定化政策的效果不再可靠;④历史记录,即不正确的政策可能会导致经济的波动。

24.假如政府宣布对明年的所得税减征10%,而中央银行宣布将维持稳定的利率水平,这将引起经济的( )。

A.家庭将立即减少支出,总需求明显下降,导致衰退 B.家庭将在明年明显减少支出导致衰退

C.家庭在今年或明年将不会明显改变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会很微弱 D.家庭在今年将有大量支出,引起暂时的繁荣 【答案】C

【解析】政府宣布减税,那么,居民的实际收入将会增加,但是中央银行宣布实行稳定的利率政策,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中央银行会运用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因此家庭在今年或明年将不会明显改变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会很微弱。

三、简答题

1.说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主张的主要不同。

答: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是两个观点十分对立的学派。前者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而货币学派则十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中央银行应该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这种“单一规则”保持物价的稳定。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主张的主要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

.

个方面:

(1)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还是固定的货币政策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市场经济的运行很不稳定,长期增长速度与短期增长速度往往互相背离,这就导致经济的波动。若短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长期增长速度,社会的有效需求就超过有效供给,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社会有效需求少于有效供给,这又会发生经济萧条和失业。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发挥稳定经济、保证充分就业的作用。因为这种调节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的,所以称之为“相机抉择”的政策。而货币主义则认为应该采取固定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虽然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并不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即货币政策长期无效,但他们认为固定的货币规则可以促进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提高人们的信心,从而有助于长期计划和投资。

(2)货币政策时滞方面

货币政策的时滞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有着密切关系。对凯恩斯主义者来说,由于他们断言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间接的(即通过利率的变化间接影响实际经济变量),而财政政策是直接的,因此他们认为,货币政策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显示出其作用和效果;其全部效果发挥出来则需要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收效比较慢,而财政政策收效比较快。虽然他们承认货币政策具有较长的时滞,但他们仍然坚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比较有效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稳定经济运行。

货币学派认为由于长而不确定的时滞的存在和人为判断失误等因素,“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往往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制造者,即货币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方面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因此凯恩斯主义非常重视市场利率,强调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重要性。而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