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湖南文艺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e5e7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2

图片4:原来是因为一条小鱼。嘎嘎和哥哥那么激烈地吵起来。当我们说鸭子吵架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就是“拌嘴”。这个词来形容鸭子吵架很形象: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的名字就是——《鸭子拌嘴》。

,解释“拌嘴”的意思。揭示课题:鸭子拌嘴,

你们看嘎嘎和哥哥吵得是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幸好鸭妈妈来了。哥俩才没打起架来。时间过得真快。太阳落山了。鸭妈妈带着小鸭们。一摇一摆地回家了。。。。。。

过渡:听完刚才的故事。你想对嘎嘎和哥哥说点什么吗,,渗透德育教育:团结友爱、有福同享,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位高手的现场演奏。想不想看看,那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一遍。边欣赏边想象一下鸭子们都在干什么呢,

三、欣赏与创作 1、完整欣赏乐曲的演奏

你感受到了鸭子有哪些具体的动作, 拍翅膀 走路 玩耍 拌嘴 2、听辨

让我们再来听几个片段。看看你能不能听出鸭子们在做什么, (用对比法听辨“出发”与“回家”两个情景。感受强弱的变化)

3、介绍双响筒和高低木鱼。学生用双响筒来演奏模拟走路的情景。 4、介绍小钹的演奏方法。叫一个学生来模仿鸭子拍翅膀。 5、抓住拌嘴“你一句我一句”的特点辨别玩耍和拌嘴的区别, 四、 小结: 教学反思:

黄鼠狼拜年 第21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黄鼠狼拜年》了解湖南花鼓戏以及湖南的过年风俗。 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黄鼠狼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4(通过学唱歌曲《黄鼠狼拜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黄鼠狼拜年》。 教学难点:唱出湖南花鼓调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先来听一首戏曲: 播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提问:曲子熟悉吗, 简介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的一首湖南花鼓戏《黄鼠狼拜年》:

二、初步感受

1(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一遍《黄鼠狼拜年》。感受一下具有湖南花鼓调风格的歌曲 。播放歌曲《黄鼠狼拜年》:

2(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生:欢快 热烈??

3(请同学们再聆听一遍。歌曲中他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 生:耍狮子灯 舞龙灯

21

4(简介湖南的过年风俗。,出示图片,

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龙灯、狮子。还看龙灯、放鞭炮、唱花鼓戏等。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红灯笼高挂。晚上点亮灯笼。整宿不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5(再次聆听歌曲《黄鼠狼拜年》来感受湖南人民过年时欢快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歌曲 1(师范唱歌曲。

2(聆听范唱。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学生跟琴用\嗯”哼唱歌曲。 4(跟录音小声哼唱歌词。

5(学生唱不好的地方老师予以纠正。

6(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四、创编活动 1(分组表演歌曲

2(请学生用自己的的手按歌曲的节奏拍桌子表示锣鼓声来表现歌 曲欢快热烈的气氛。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给与鼓励: 3(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4(分成三组:第一组领唱前两句。第二组唱第三句。第三组唱四、 五两句。

五、拓展。聆听有关过新年的歌曲: 《过新年》《龙咚锵》 《新年好》英文版等 六、小结

螃蟹歌 第22节

教学目标

,、学习运用四川方言轻快活泼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诙谐活泼 的情绪。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2、能够根据歌曲内容自主表演。感受歌曲节奏。培养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民歌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体验表演乐趣。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中大跳6—5连续高音的演唱技巧。学习运用四川方 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教学。 二、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师:我们的池塘真热闹。引来了许多小动物。瞧:一只鹈鹕也向这里飞过来了。这只鹈鹕飞来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看------

1、初听歌曲。

师:孩子们。有趣吗,让我们再看一遍这个故事。再听一遍歌曲。 2、第二次听范唱。

师:孩子们。妈妈也想唱唱这首歌。你们愿意听吗, 3、师范唱。

师:孩子们。你觉得我的演唱中有什么特别地方吗, 4、学习四川方言的不同发音。

22

师:对呀:因为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四川方言非常有特色。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出示:哥 guo 脚 jue 壳 kuo 河 huo ,学习读方言

5、孩子们。想不想再听一遍这首四川方言的民歌,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师:我发现。我的孩子们都已迫不及待。也想唱唱这首有趣的四川民歌了。

6、用方言学唱歌曲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就用刚学会的四川方言轻声学唱 这首歌。师:孩子们。你觉得哪个地方唱得不好

,处理难点,第一句如果唱不准的话。唱到“哥”字时可以把手抬一下。会唱得更准。唱到第二句“八呀么”音向上滑一下就能唱准。??

师:唱得真不错:请你们把歌曲再完整地唱一遍。相信你们能唱得更好: 三、处理歌曲。体验情绪

1、分段处理 师:孩子们。从这首歌曲歌词中。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螃蟹, 2、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学生表演。

集体表演,自由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个别表演。其余学生可在座位上拍手唱歌。 四、拓展延伸 五、结束教学

数蛤蟆 第23节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能力。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在熟悉旋律的同时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

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蛤蟆的特征,或分组讨论,。看一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蛤蟆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去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数蛤蟆》这首歌曲。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这位朋友。好吗,

三、间接地诱导学生学习歌曲 1(按照节奏读歌词。 ,1,跟随音乐来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2.练习。

小朋友们瞧一瞧。哪个方框中的乐句是一样的,让学生点击出相同的乐句。变成与前一句相同的颜色并唱一唱。 3.分组演唱。

师问:第一组唱第一乐句、,第二组伴随双响筒的节奏,×× ××,唱第二乐句、第三组伴随串铃的节奏第三乐句。由学生来打节奏。轮流演唱。

4. 所有学生参与打击乐器伴奏。 5(即兴表演唱,音乐游戏,

23

师:小朋 友们|来来 来|你也 来|我也 来|围成 圈圈|做游 戏|大家 一起|玩一 玩|玩一|玩- |。接着教师集中所有孩子。找出扮演蛤蟆的小朋友在圈内当主角。当唱到第一只蛤蟆时。扮演蛤蟆的小朋友要到圈内即兴表演。圈外的小朋友要表演出没花和荷叶的形象。接下来的第二、三只时要唱出自编的歌词并即兴表演。最后教师总结:小朋友表演的很好:希望小朋友以后好好学习。从一个小小歌唱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歌唱家。让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能够在电视上看到你好吗,

6.小朋友想不想更加清楚地看一看蛤蟆的样子, ,有条件的可以到田野、池塘边去观察这个小动物。,

四、课堂小结:

从音乐各方面入手。通过学习《数蛤蟆》这首歌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表演能力、创造能力。而且也让大家知道了蛤蟆是庄稼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以后要爱护它。保护它。它给大自然带来了快乐和财富。

教学反思:

牧羊女 第24节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3、通过设臵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力度记号P、F并能通过身势动作的感受。表现强、弱 2、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利用已有的认知。发现歌曲结构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能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对歌曲进行力度表现的处理 2、能声情并茂、富有韵律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感受强和弱 生表现音乐中的强弱

二(创造性思考。创造性运用力度记号 师:“瞧。在宽阔美丽的草原上。我们都看见了什么,” 生:

师:“哎呀。太可爱了。羊儿在歌唱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范唱一遍 生:学唱

把强弱记号用到歌声里

师唱强的地方。生唱弱的地方 强的时候男生唱。弱的时候女生唱。 三(新授歌曲。视听找规律 师:是谁将可爱的羊群带到这儿的啊:哦。是捷克美丽的牧羊女在带领着它们呢。你们听。他们正在愉快的歌唱呢: 范唱歌曲

唱谱中不同的地方 唱一段歌词 唱二三段歌词 四 拓展训练

1.跳音和连音唱法训练 2.力度记号拓展运用 3.编配二部合唱 4.歌曲完整的唱一遍 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 第25节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