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 哈迪德设计理念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扎哈 哈迪德设计理念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a7be69ba1aa8114431d9dd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和作品分析

摘 要

扎哈·哈迪德是建筑界瞩目的明星建筑家,她以绘画、数字计算机为设计工具,表达她超前、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扎哈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也一直十分关注建筑创作理论,这使得扎哈的前卫设计理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她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总结,同时能够使她保持创作的活力与激情。扎哈在空间造诣上有着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手法,对于在建筑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空间关系,创造手法,建筑思想

一.扎哈的成长环境及教育经历

扎哈·哈迪德1950 年出生于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当时的伊拉克经济兴旺、社会繁荣,奉行自由主义和非教派主义。扎哈在幼年时期就经常到欧洲区游历,这使得她从小就孕育了西方激进、开放的思想和性格。 1968 ~ 1971 年,扎哈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美国大学攻读数学。这段学习经历让她在应用数学、物理学和逻辑学方面都精通,并且对数学和哲学、物理学之间的关系存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认为数学能够提供非常严谨和周密的方法论,而且数学和艺术之间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1972~1977 年在伦敦建筑联盟(AA)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 20 世纪 70 年代的 AA 在阿尔文·博雅尔斯基的带领下,成为当时全世界前卫建筑的试验场。新锐的理念在这里传播,一切看似不可能的幻想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实验的机会。扎哈在那里接受了自由开放式的建筑教育。

1979 年扎哈单独开业,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扎哈的建筑逐渐表现出“数字化”,那时候计算机刚在她的工作室投入使用来帮助设计,再加上更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的引入,这种“数字化”的表现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强烈。后来扎哈的作品越来越趋向于液态化和复杂化,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脑工具的支持,那些浑然一体的类似于生物体的建筑形态是怎么被建造甚至设计出来的。对于计算机设计媒介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

二.苏联前卫艺术对扎哈的影响 在扎哈早期的设计作品中,主要以俄国先锋派艺术中的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为基础,探索其个性化的建筑语言。而近期的作品则呈现出一种柔软、连续和非几何性的自由形态。她以复杂的、多变且充满动感的建筑形态消解了形式系统的完整与和谐。至上主义对哈迪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持久深远的。它不仅塑造了哈迪德艺术家的品格,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哈迪德对时代建筑的认识。

由于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关系紧密,因此哈迪德在受到至上主义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构成主义的影响。构成主义对哈迪德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思想层面上。

构成主义基本原理所倡导的艺术思想对哈迪德的影响是间接的。因为早期构成主义、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已经将构成主义的艺术思想引入现代建筑。实现了艺术思想向建筑思想的转化。其思想不仅体现在建筑的体量上有构成主义的意味、建筑中没有多余装饰,更主要还体现在对重视空间建造和新结构的运用。这些积极的思想曾经被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迷雾遮挡, 但是,哈迪德能够抓住现代主义,或者说更本源的构成主义的艺术思想的本质,发展着她的现代主义建筑。

在哈迪德的建筑“维特拉消防站” 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那带有构成味的建筑形式,

而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影响这些形式生成的是四维化的建筑内部空间。不仅如此,在“维特拉消防站”中,建筑是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的,所有的素面混凝土建筑构件均为建筑的承重结构。这些混凝土构件与玻璃的组合表达着建筑的纯粹性与简捷性。而这种重空间、重结构、反装饰的思想实质上是向构成主义艺术的一种本质回归。

维特拉消防站 三.空间透明性思想

透明性暗示人们对不同空间位置的同时感知,首先,透明性是与人的视知觉相联系的;其次,在透明性的空间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位置空间的同时存在。透明性使得空间从明确性的限定中解放出来,并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开放。

哈迪德的很多设计都体现了空间透明性的思想。在这些设计中,空间彼此之间因为没有视觉障碍而得到了贯通,人们置于建筑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位置、不同功能的空间的同时存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连续性,这使得建筑获得一种张力,这种力量吸引人们去体验、感受由透明性所暗示的空间的存在。

维特拉消防站

四.空间流动性思想

哈迪德还希望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透明空间的存在,在运动中体验到空间的丰富变化。这就是哈迪德建筑思想中另一个重要部分,空间的流动性。哈迪德并不是通过建筑建造方式的创新,而是通过对空间的组织,获得了空间的流动性,通过组织实现一种空间的运动观。如果说,密斯的空间流动性来自建筑技术的革命。那么哈迪德的空间流动性则来自于组织技术的运用。

哈迪德的空间流动性思想是建立在空间透明性思想的基础上的,而透明的空间本身具有

视觉上流动的潜质。哈迪德利用这种潜质,并通过交通体系的开放性组织,使得人们可以亲身体验这种空间的透明性。从而使得空间的透明与流动融为一体。在早期的方案中,哈迪德是通过对平面的组织实现了空间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性。交通空间与功能空间融为一体,建筑的空间获得更大的开放性与流动性。

维特拉消防站 五.哈迪德的空间创造手法

哈迪德的空间创造主要体现在对空间的复杂性组织。通过组织,空间实现了透明性与流动性。因此在这里谈哈迪德的空间创造的手法,其实也就是谈哈迪德是通过何种组织手法实现空间的透明性与流动性。总结归纳了拼贴与破碎、层叠与转换、折叠三个具体的手法。

1.拼贴与破碎

拼贴是哈迪德常用的设计手法,从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拼贴感,以及由于拼贴所产生的破碎感。很多人因此将这些作品定义为“解构主义”的作品。但是,哈迪德在建筑的创作中运用拼贴的手法并不是为了去创造一种形式,而是为了获取空间的多样性,建筑的形式仅仅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外在体现。

在“维特拉消防站”方案中,哈迪德再一次运用了拼贴与破碎的手法。在建筑的一层,不同功能的单元被拼贴在一起,通过对拼贴单元空间的墙体的破碎,使得更衣室、休息空间和车库,这些本来功能相对明确的空间变得界限模糊,人们在建筑中,既可以同时感受到这些空间的存在,空间的连续体验也因此得以展开。

维特拉消防站 2.层叠与转换

层叠,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平面在垂直方向上层层叠加,层叠是哈迪德实现垂直方向空间创造的主要手法。与拼贴的手法相似,哈迪德将分散的单元空间以层叠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在层叠空间中一种潜在的透明性。为了使这种潜在的空间透明性变为一种真实的透明性,哈迪德将设计重心转向竖向交通体系。

在“维特拉消防站”中,哈迪德运用了层叠的设计手法。首先二层平面与一层平面各自在二维上表现为重叠关系;而空间上则表现为明显的层叠关系。二维平面上的重叠部分暗含了层叠空间潜在的透明性。为了使二层的空间能够与一层的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得层叠的空间能够获得真正的透明性,哈迪德在三个条形空间单元的重叠处,架设了一部开敞的楼 梯以联系这种层叠的空间。

维特拉消防站二层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