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教学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教学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6ec53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e

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企业通过自有资金、融资租赁等方式购买“机器换人”设备和技术,着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围绕内涵式改造、增加存量、补齐产业链等内在需求,支持企业通过改造、重组、兼并、品牌联盟等形式实施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两端延伸,加快推进传统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

——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推动开发区发展主动力,把握新常态,紧扣新需求,紧紧围绕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产城融合战略。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的发展理念,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提升开发区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承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区。着力完善产业配套条件、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竞争力。

——开放引领战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以国际化

视野,谋划开发区产业定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以机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指定口岸为依托,对接国内外综合性开放平台,引进一批外资大项目,扩大对外贸易,加快提升经济外向度,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绿色发展战略。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生产效率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加快推进企业集聚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倡导低碳节约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集约发展。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对接合肥市“十三五”发展目标,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稳居前列。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综合实力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十三五”末,GDP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500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打造智能终端、智能家电2个产值千亿产业,快速消费品、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3个产值500亿产业,新能源汽车、绿色节能建筑2个产值

300亿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公共安全3个产值200亿产业。

——转型发展引领全省。产业迈向中高端,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服务业发展取得突破,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占比超过22%,服务业增加值3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0件;建设2个以上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0%;新建众创空间1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小企业创业基地12个;科技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6%;中国驰名商标突破12个。

——城市功能更趋完善。高品位提升建成区,努力建设精品化、特色化城市。高标准建设空港新城,建设绿水蜿蜒、田园环抱、碧湖点缀的生态型空港新城。区域常住人口超过80万,北区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南区城镇化率达100%。进一步完善配套外围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区域内水、电、气、热、公交等公共设施,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有效融合,文化娱乐和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产城融合局面基本形成。

——社会建设显著进步。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普遍享有便利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各类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

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发达地区水平。形成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体制,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控制目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超过9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稳步提升。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55天,PM10、PM2.5年均值分别低于70ug/m3、55ug/m3。

专栏2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 一、经济发展(10项) (1)生产总值(GDP) (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3)财政收入 (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 (6)服务业增加值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9)实际利用境外资金(累计) (10)进出口总额 二、创新驱动(5项) (11)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单位 总量 增速(%) 指标 属性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 亿元 亿元 % 亿美元 亿美元 1500 3500 200 1050 10 350 190 70 25 100 11 11 10 1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22 1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8 预期性 % 3.6 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