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汝芬政治课程导学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任汝芬政治课程导学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1fc1fa0242a8956bece433

(2)武装斗争

①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条件决定。

②人民军队建设。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

(3)党的建设

基本经验: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根本原则)②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本组织原则)③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共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④正确处理党内矛盾,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8.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2)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经验

①三改的目的: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采取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私有制;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的阶级路线,从而团结了广大农民共同走合作化道路。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官僚资本没收,对民族资本和平赎买);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对企业的改造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⑤意义(历史必然性):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然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9.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意义: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

(2)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政治意义。 11. 改革开放理论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性质: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6

(2)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三个特征: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5)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矛盾理论) (6)意义: 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政治意义。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都属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区别社会性质的范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与市场可以有机结合。⑤市场经济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经济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有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2)依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探索的结果。

(3)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

17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求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原因:①由它们在发展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根本原因)。②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用:①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②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③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措施:①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②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地位

依据: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①公有制(所有制基础);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基础)。

意义: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才能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质: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进行分配。

18

依据: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类型:①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个体劳动者的收入,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收入);②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参与分配(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③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1)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民族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核心是改革创新)(精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2)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依据与意义。

(1)含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2)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举措: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七大)

(4)依据: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5)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7.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的内涵和意义。

(1)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地说,一个国家;两制并存;和平统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