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8e2a27cd5bbfd0a795673e6

了1093项发明的爱迪生,还有“不叫一日闲过”的白石老人更是令我们钦佩不已。作者运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2.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相机板书:实现美好的理想

2.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贝多芬、居里夫人、诺贝尔……) 3.读了这篇课文中的故事,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或者你联想到了自己经历的什么事和大家交流。(小组谈论,组织交流)

4.布置作业:课下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提示:

(1)请你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可以从课文中选用一句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一句。这就是你的作文的中心句。

(2)想一想你写的事例,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说你是怎样通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获得了成功;还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说自己由于没有做到目标专一,就半途而废了呢?把自己的做法写具体,再写写自己的感受和打算更好。

(3)学生写读后感,提示拟定题目,事例具体。 六、板书设计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提出观点 证明观点 得出结论

李时珍 二十几年 终于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爱迪生 毕生 迷恋 实现美好的愿望

齐白石 始终 坚持

( 薛城区临山小学 褚丽)

回顾提升课 (第7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浏览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达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与技巧,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浏览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达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与技巧,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浏览课文,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1、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相信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

2、快速浏览第19、20、21课,回忆一下:这三篇课文分别写了哪些中外名人? (1)学生浏览课文。 (2)反馈交流:

这三篇课文分别写了富兰克林、谈迁和诺贝尔。(师板书:人物的名字) 3、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1)通过刚才对课文的回顾,谁还记得他们三个分别是怎样的人吗? (2)学生交流:

富兰克林是个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人。

谈迁是个不向困难低头、不屈不挠、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人。

诺贝尔是个热爱科学、不怕失败、无私奉献的人。(课件展示人物图片及优秀品质。) 环节二、再现课文内容,感悟表达方法。

1、回顾19课《天火之谜》。

(1)如此伟大的人物、如此优秀的品质,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事例来表达出来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第19课《天火之谜》。

(2)在这一课当中,作者是通过哪件事来表达出富兰克林这种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优秀品质的?(风筝实验)

(3)那咱们就来重点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把雨天放风筝这件事写清楚的呢?同学们请看:

课件出示:

原因 观察 推测 普通放电

实验准备:天气 细铁丝 铜钥匙

19 天火之谜 经过 实验现象:纤维竖起 “啪”的一声 因果联系 蓝色火花 一阵发麻 有序表达 实验结论:震惊世界 雷暴即放电现象 结果 发明避雷针 安然无恙

①通过这一课的板书设计,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作者的写作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即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②那咱们再来深入回忆一下,促使富兰克林进行风筝实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观察、推测)

③就是这个原因来推动富兰克林要进行风筝实验,作者为了把风筝实验写得更加清楚、更加具体,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是按实验准备、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这种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④同学们,有因才有果,就是因为有前面观察、推测这个原因才产生了发明避雷针这个结果,这种因果联系、有序表达的写作方法就是这一课的一大特点,在我们以后的习作中,希望同学们能更好地加以运用。

2、回顾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当中,谈迁是个不向困难低头、不屈不挠、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人。(课件展示人物图片及优秀品质。)那么他这种优秀的品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事表达出来的呢?(一写《国榷》、二写《国榷》。)

(2)那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谈迁两次写《国榷》的具体情况,同学们请看: 课件出示:

立志 → 写明史 20多年奋斗

原因 一写国榷 → 6次修改 略写

400多万字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结果 (二写国榷的原因) 被偷 四处寻访 地方多

经过 二写国 榷 终日奔波 时间长 详写 奋笔疾书 时间紧张

结果 翔实精彩

①通过这一课的板书设计,我们不难发现本课仍然是按照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谈迁之所以能够两次完成明史巨著《国榷》,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从小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②这才有了一写《国榷》,文中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来具体描写,而是连续运用了一系列的数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出这样写的好处:一、这不是全文的重点,所以要略写;二、这一系列的数字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③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结果书稿被偷,这一厄运又成为谈迁二写《国榷》的原因。文中作者从四处寻访、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多个维度重点描写了二写《国榷》的情景, 这种有序表达、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又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把这一写作方法恰当地运用到我们的习作当中。

2、回顾21课《诺贝尔》。

(1)咱们再来看21课,文中诺贝尔是个热爱科学、不怕失败、无私奉献的人。(课件展示人物图片及优秀品质。)他的这种优秀品质作者又是如何表达的呢?同学们请看:

课件展示:

21诺贝尔

结果 成功设诺贝尔奖 原因 开山筑路

诺贝尔爆炸油 略

经过 黄色炸药雷管

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详

首尾呼应 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