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提分“71”小卷练3(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提分“71”小卷练3(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8bc4623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c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7+1”小卷练3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用含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答案 B

解析 锌比铁活泼,镀锌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锌作负极被腐蚀,铁作正极被保护,A正确;聚乙烯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而聚乳酸塑料可降解,故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不能减少白色污染,B错误;检验酒驾时,酒驾者呼出的乙醇蒸气将橙色酸性重铬酸钾还原为Cr,乙醇体现出挥发性和还原性,C正确;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烟尘等,故其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D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加入适量乙醇并加热 C.苯、酒精、KI溶液、CCl4可用溴水鉴别

D.乙烯与Cl2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可用Cl2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答案 C

解析 石油的催化裂化可以提高轻质油的产量,不能提高芳香烃的产量,A错误;乙酸与乙醇的反应需要催化剂,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不能通过加入适量乙醇并加热的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B错误;苯、CCl4与溴水均不反应,但都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液体分层,且苯的密度小于水,有机层在上层,CCl4的密度大于水,有机层在下层,酒精能与溴水互溶,KI可与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现象都不相同,可以鉴别,C正确;此方法会引入新的杂质Cl2,D错误。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B.25 ℃时,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C.20 mL 10 mol·L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7.8 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 答案 D

-1

3+

- 1 -

解析 Na2S和Na2O2的摩尔质量均为78 g·mol,故7.8 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两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 mol,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D正确。由甲醇的结构式可知,1 mol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A错误;25 ℃时,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B错误;足量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进行,HNO3不断被消耗,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参加反应的HNO3为20×10 L×10 mol·L=0.2 mol,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在0.05~0.075 mol之间,则转移的电子数在0.1NA~0.15NA之间,C错误。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X、Y、Z、W分别为O、F、Al、Si。B项,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应为:Al>Si>O>F;C项,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应为:O>Si>Al;D项,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为:F>O>Si。

5.下列实验中,为实现实验目的必须除杂,其中正确的是( )

-3

-1

-1

- 2 -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②④⑤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含有的杂质主要是硫化氢,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后,用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炔的还原性,正确;②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生成乙醇,用硝酸中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酸性,用AgNO3溶液检验CH3CH2Br中的—Br,产生浅黄色沉淀,正确;③淀粉与稀H2SO4水浴共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再用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错误;④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可以制备乙烯气体,含有的杂质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这些杂质,而后用KMnO4溶液证明该反应生成乙烯,是消去反应,正确;⑤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用CCl4吸收挥发的溴,溴化氢气体不被吸收,再用AgNO3溶液检验溴化氢,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正确。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 -

A.KAl(SO4)2溶液中c(K)=2c(SO4)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固体,c(CO3)增大 C.含有AgCl和AgBr固体的悬浊液中,c(Ag)>c(Cl)=c(Br)

D.常温下,向含0.1 mol CH3COOH的溶液中加入a mol NaOH固体,反应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则溶液显碱性(已知醋酸Ka=1.75×10)

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化学式分析KAl(SO4)2溶液中2c(K)=c(SO4),错误;B项,向NaH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固体,发生反应:2HCO3+Ba+2OH===BaCO3↓+2H2O+CO3,溶液中c(CO3)增大,正确;C项,因Ksp(AgCl)>Ksp(AgBr),含有AgCl和AgBr固体的悬浊液中,

2-

2+

2-

2-

-5

2-

+2-

c(Cl-)≠c(Br-),错误;D项,根据题意知反应后的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溶c?H+?·c?CH3COO-?-5+-5

液中c(CH3COOH)=c(CH3COO),Ka==1.75×10,故c(H)=1.75×10

c?CH3COOH?

mol·L>10 mol·L,所以溶液显酸性,错误。

7.雾霾中含有氮的氧化物,利用反应NO2+NH3―→N2+H2O制作如图所示的电池,用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1-7-1

A.电极乙为电池负极

B.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D.28.0 L(标准状况)NO2被完全处理,转移4 mol电子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反应,NO2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NH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甲极为负极,乙极为正极,A错误;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2NH3+6OH-6e===N2+6H2O,2NO2+4H2O+8e===N2+8OH,OH向负极移动,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C正确;标准状况下NO2为液体,另外,转移4 mol电子所需NO2应为1 mol,D错误。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