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教育督导联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环渤海地区教育督导联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7bfe9bdfd0a79563c1e7287

意识,荣誉意识,发展意识都得到增强,管理水平、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

3.开展特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孙庄小学地处边远,学校制定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学校借助所处区域文化环境背景,充分发挥学校音乐教师专业特长,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将艺术活动与德育结合,与大课间活动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合唱团、朗诵、舞蹈等多个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声乐、美术特长得到开发培养。一个农村小学校百余名学生在市区级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小站六小以英语教师为骨干,把英语学科教学作为学校特色项目。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开展系列活动,形成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英语能力。

特色建设的受益者是学生。开展体育类特色建设的学校在学生体质抽测中都取得优秀成绩。葛沽镇所属9所中小学抽测优秀率全部达到100%,平均成绩均高于区平均分,葛沽一中超出6.1分。

4.开展特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南洋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办学优势不突出。2006年学校以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为切入点,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100%教师计算机培训合格,90%以上青年教师能熟练运用课件上课,一名教师获得国家级课改课一等奖,三位教师获市级奖,多名教师参加区级“双优课”评比、专业技能比赛。

5.开展特色工作实现学校对社会的辐射

学校普遍开展特色项目建设,增强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优化社会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实践表明,开展特色工作有助于学校形成个性化素质教育办学特点,促进发展。发展学校特色,是深度开发学校教育资源,积淀学校文化精髓,彰显学校办学个性,是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发展特色,是学校工作的突破点和生长点,是学校发展过程一个必然阶段。

(二)确定特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学校大多以优势项目为重点发展特色。如师资的优势特长,学校原有的

12

独特基础。地理位置也是学校建设特色的资源。高庄子小学曾是周恩来总理活动过的地方,为学校开展传统教育,编写校本教材提供特有素材。小站镇域内的学校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小站稻的渊源、袁世凯练兵的历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葛沽镇所属学校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现象的历史及现实影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益之举。

2.整体性原则。

特色建设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要考虑学生参与的范围广度与可操作性。首先要考虑普惠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无偿地、平等地享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其次,要考虑普及性,就是考虑学生参加活动所需成本条件。人人都可以参加的项目,便于整体推进,和谐发展,形成办学特点。

3.稳定性原则。

应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特色工作建设的长期性。任何一项特色建设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清晰成熟,形成文化积淀,要在一个时期内坚持去做。特色建设的成功与否,是看其稳定性大小,看学生从中受益多少。

4.实事求是原则。特色工作要强调可行性。

总之,学校发展特色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提升办学水平,缩小校际差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在特色建设中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发展。

《五星级管理达标》是基础教育阶段对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实行统一评估

的有效方法

——天津市西青区教育督导室

近年来,我区实行的《五星级管理达标》,是按照学校管理的校容貌、校风校纪、教育教学、后勤管理、设备管理五个方面,把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结合起来,制定的指标体系,对中小学进行评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

13

对学校进行评估的本质,就是以学校为评估对象,对其功能效益在价值上给予公正的科学的考量和评判。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这所学校办学效益的好坏。然而,办学水平的高低,可归结为主观努力和客观的办学条件两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办学水平也会相应的高一些。但在办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管理水平和利用发挥办学条件充分程度的不同,势必会产生办学水平的高低之分。目前我区的办学条件客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估,办学优劣条件的差别对办学水平的影响如何考量。是摆在我们督导评估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区开展的《五星级管理达标》活动,正是在教育评估工作中所进行的成功尝试,我们正是把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学校容貌、校风校纪、教育教学、后勤管理、设备管理,五个方面形成统一的且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从而加大了教育督导的力度。

一、统一评估指标体系的产生

学校管理是一种教育行为,它是动机的引申和效果的前提,如果办学思想正确,必然体现出管理行为的到位。良好的办学效益,必须以全面细致的管理为前提,而且管理上水平,必然呼唤建设上台阶,方方面面都以管理为核心,为关键。所以按管理对象,建立指标体系十分有益。可以利用管理和多种事物的关联,把多种指标包容其中。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风是学校中干部、师生思想行为的集中表现;后勤为师生完成教学提供保障,当然是管理的三个主要方面,而学校容貌和设施设备两方面反映了校舍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是学校规范化建设的又一关键。这样就

14

形成了学校的容貌管理、风纪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和设备管理五大方面为基本内容的评估指标体系。它把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估有机的交融、渗透在一起,从而反映出鲜明的综合性、完整性和极强的可操作性。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 指标的筛选

评估学校,必须遵从办学规律,采用科学的办法,体现学校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这就是我们的指标筛选原则。

第一,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就是把学校视为一个由若干部分,多方面工作的整体,从整体和部分,全面和侧面的关系来界定评价对象、评估指标和评估范围。按结构分层次,分解指标,评估各指标后,按关联体系实施综合。学校设备有许多种类,每种设备都由配备(提供的办学条件),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三方面组成。提出配备率,完好率和利用率等指标,评定核算后,按类综合得到对学校设备全面评价。

第二,方向性和教育性原则。学校评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功能,因而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安排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等十几项具体指标表现出来,而不是空洞的原则口号。

第三,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学校评估指标体系,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校建设和学校工作,根据这个指标体系所得出的评估结果,真实可靠,它既能反映统一标准下的各校差距,也能说明在同一基准上办学不同内涵和学校的个性。

第四,可比性和可测性原则。在构成学校复杂的“因素链”的诸多因素中,有许多是直接可测和间接可测的,也有难测的,可测因素是可比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