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6f968b6700abb68a882fb43

结论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创作因为主题深奥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然而正是因为文学中所突出的性别意识,使女性文学能够以特别的艺术品质让女性拥有精神寄托。在“做人”和“做女人”的困惑中,在历史和种族的视野里,女性作家以性别和文学的自觉,推进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总体繁荣。虽然这其中有真正意义上的性别群体命运的探究以及突破,也有无意识中的性别本质主义的沉沦和深陷。但是从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来看,两者在正反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探索了当代女性性别的遭遇以及精神的出路。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女性文学批评学的构造首先是依赖于学术界性别观念的更新。女性批评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跟人类性别的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它不可能类似传统意义上拥有普通的批评学。正是因为这样,学科建构所要面对的问题就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所以跟其他新兴学科的建构相比,女性文学批评学的建构在有些方面或许会更有难度。

参考文献

[1]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顺馨,戴锦华.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导言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任一鸣. 二十世纪未叶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反思[A].中国女性文化[C].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4]彭子良.女性意识#贵族化#它的困境——换一种眼光看新时期“女性文学”[J].文艺评论,1988,(4). [5]陈志红.走向广阔的人生——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再思考[J].文艺理论家,1987,(2). [6]王绯.女性气质的积极社会实现——读《女人的力量》兼谈女性文学的开放[J].批评家,1986,(1). [7]乔以钢.5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清华主编,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Z],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