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建筑实务必背考点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二建建筑实务必背考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659d09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e

1.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

按照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弯情况,可以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支撑情况分,还可以分为简支板与多跨连续板。

(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①单向板:两对边支撑,一个方向受弯;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

②双向板:四边支撑,双向受弯;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2)连续板的受力特点: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

2.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60mm,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70mm,双向板80mm,无梁楼板150mm,现浇空心楼盖200mm。

(四)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工程中典型的受压构件。 1.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2)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

(3)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 2.柱中的箍筋配置要求

(1)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四、砌体结构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一、砌体结构的特点

1.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 2.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 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 4.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5.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

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 7.抗震性能差;

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二、砌体结构的主要技术要求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

2.在砌体中埋设管道时,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3.混凝土砌块房屋,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沿全墙高灌实;

4.框架填充墙墙体厚度小应小于90mm,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第三节建筑材料

一、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学习重点) 常用的建筑金属材料主要是建筑钢材和铝合金。建筑钢材又可分为钢结构用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和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

钢材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为0.02%~2.06%,并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材料。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其中,碳素钢根据含碳量又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按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合金钢(加入硅、锰、钛、钒等)又可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

(一)常用的建筑钢材(2012多) 1.钢结构用钢

钢结构用钢主要有型钢、钢板和钢索等,其中型钢是钢结构中主要采用的钢材。 钢板规格表示方法“宽度×厚度×长度”(单位为mm)。钢板分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不大于4mm)两种。厚板主要用于结构,薄板主要用于屋面板、楼板和墙板等。

9

2.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热轧钢筋按表面形状可分为光圆钢筋(如HPB300)和带肋钢筋(如HRB335、HRBF335)。

其中,带肋钢筋中,HRB属于普通热轧钢筋,HRBF属于细晶粒热轧钢筋。其中热轧光圆钢筋主要用作板的受力钢筋、箍筋以及构造钢筋。而热轧带肋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用的主要受力钢筋。

国家标准规定,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牌号需在已有带肋钢筋牌号后加E(如HRB400E)。该类钢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可考察案例题,2014年一建真题考过):

(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 (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 3.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

不锈钢指含铬量在12%以上的铁基合金钢。铬的含量越高,钢的抗腐蚀性越好。建筑装饰工程中使用的是要求具有较好的耐大气和水蒸气侵蚀性的普通不锈钢。

(二)建筑钢材的主要性能(2012多)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记忆点:拉、冲、疲)(详见表1-8)。工艺性能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记忆点:焊、弯)。

表1-8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 性能 拉伸性能 特性 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参数,强屈比越大,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则会浪费材料。伸长率越大,钢材塑性越大。 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愈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愈好。所以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低的钢材。 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所以危害极大。一般抗拉强度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 冲击性能 疲劳性能 二、无机胶凝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类(详见表1-9)。

表1-9无机胶凝材料的分类 分类 特点 实例 气硬性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如石灰、石膏、水胶凝材料 和发展其强度(一般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中,而玻璃等 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 水硬性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保持和继如各种水泥 胶凝材料 续发展其强度 (一)石灰

1.石灰的熟化或消解(消化)

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又称消石灰)的过程。石灰熟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体积增大1~2.5倍。

2.石灰的技术性质

石灰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保水性好;硬化较慢、强度低;耐水性差;硬化时体积收缩大;生石灰吸湿性强。

(二)石膏(2011单)

石膏胶凝材料是一种以硫酸钙(CaSO4)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最常用的是建筑石膏。建筑石膏具有凝结硬化快(终凝时间在0.5h以内);硬化时体积微膨胀(膨胀率约为1‰);硬化后孔隙率高;防火性能好;耐水性和抗冻性差等技术性质。

10

(三)水泥(2014单;2013单;2011单)(学习重点) 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通用硅酸盐水泥可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1.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1)凝结时间

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l0h。

(2)体积安定性

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3)强度及强度等级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该水泥的强度等级。

(4)其他技术要求

其他技术要求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水泥的细度和碱含量属于选择性指标。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果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

2.常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

六大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详见表1-10。

表1-10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 名称 主要特性 硅酸盐水①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②水化热大;③抗冻性好;④耐热性差;⑤泥 耐蚀性差;⑥干缩降较小 普通水泥 ①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②水化热较大;③抗冻性较好;④耐热性较差;⑤耐蚀性较差;⑥干缩性较小 矿渣水泥 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③抗冻性差;④耐热性好;⑤耐蚀性较好;⑥干缩性较大;⑦泌水性大、抗渗性差 火山灰水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③抗冻泥 性差;④耐热性较差;⑤耐蚀性较好;⑥干缩性较大;⑦抗渗性较好 粉煤灰水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③抗冻泥 性差;④固耐热性较差;⑤耐蚀性较好;⑥干缩性较小;⑦抗裂性较高 复合水泥 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③抗冻性差;④耐蚀性较好;⑤其他性能与所渗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的种类、掺量有关 记忆点:只关心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可。

三、混凝土(含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和应用(学习重点) (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2015多;2013多)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用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小。

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的因素。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骨料(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2.混凝土的强度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根据国家标准,制作边长为l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

11

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cu表示,单位为N/mm2或MPa。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与强度等级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cu,k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来划分的,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MPa)表示。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共14个等级,C30即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0MPa≤fcu,k<3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混凝士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3)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150mm×150m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试验表明,在立方体抗压强度?cu=10~55MPa的范围内,轴心抗压强度?c=(0.70~0.80)?cu。

(4)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

(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强度与水胶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3.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

(1)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P4、P6、P8、P10、P12共五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

(2)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分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和F300共九个等级,抗冻等级F50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土。

(3)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混凝土的碳化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但可能产生细微裂缝,而使混凝土抗拉强度、抗折强度降低。

(4)碱骨料反应:发生碱骨料反应会导致导致混凝土胀裂的现象。 (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的种类与应用(2015单) 1.外加剂的分类

外加剂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以下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2.外加剂的应用

(1)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若不减少拌合用水量,能显著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减水而不减少水泥时,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若减水的同时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则可节约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能得到显著改善。

(2)早强剂多用于冬期施工或紧急抢修工程。

(3)缓凝剂主要用于高温季节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泵送与滑模方法施工以及远距离运输的商品混凝土等,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和蒸汽养护的混凝土。

(4)引气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少泌水离析,并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同时,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由于大量微气泡的存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有所降低。引气剂适用于抗冻、防渗,抗硫酸盐、泌水严重的混凝土等。

3.混凝土掺合料

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可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

非活性矿物掺合料一般不与水泥组分发生化学作用,如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