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649c13675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9

--(1)D是Cl元素,Cl原子获得1个电子生成Cl,Cl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

C是S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6,所以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A是C,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CO2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使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3)E是Al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Al(OH)3,Al元素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Al(OH)3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OH=AlO2+2H2O;

(4)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是浓HNO3,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硝酸和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NO2、H2O,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该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结构等。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及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准确掌握物质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清楚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基础。

CO2↑+4NO2↑+ 2H2O。

--

563?1616562?132141412.现有下列9种微粒:1、26Fe、8O2、8O3。1H、1H、6C、6C、7N、26Fe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11H、1H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它们互为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______。 (3)26Fe562?2的中子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4)形成上述9种微粒的核素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种。 【答案】核素 同位素 8O2和8O3 30 24 7 5 【解析】 【分析】

结合核素的结构分析即可。 【详解】

(1)11H、1H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1,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2)8O2和8O3是由O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26Fe562?161621616的质子数为26,质量数为56,中子数为56?26?30,核外电子数为

26?2?24;

1321414(4)9种微粒中含有H、C、N、Fe和O5种元素,含有11H、1H、6C、6C、7N、

5626Fe、168O7种核素。

13.钋(Po)是一种低熔点金属,极其稀有,毒性和放射性极强。回答下列问题: (1)

21084Po

具有放射性,经?衰变成稳定的铅,在衰变过程中释放一个2He2+,Pb的原子

42104+

84Po含有的

核中质子数为____,中子数为____,Po元素能形成较稳定的+4价离子,wg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2)半衰期是指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性样品中,放射性元素原子核有50%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已知质量为____。 【答案】82 124 【解析】 【分析】

A(1)了解任何一个原子X用ZX表示时的意义,且A、Z、N满足关系式A=Z+N,离子所含的

21084Po

的半衰期为138天,质量为64克的

21084Po,经

276天后,得到铅的

8wmol 47.09g 21电子数为原子得失电子后得到的电子数;

(2)半衰期是指有一半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276天是二个半衰期。 【详解】

(1)Po的质子数是84,它释放出的2He2+的质子数是2,所以Pb的质子数=84-2=82;Po的中子数是210-84=126,它释放出的2He2+的中子数=4-2=2,所以Pb的中子数=126-2=124;

2108444Po4?的质量数为210,所以Po的摩尔质量数值为210,质量为Wg的Po的物质的量为

wmol,一个Po原子含的电子数为84,一个Po4+离子含的电子数为84-4=80,所以210Wg

21084Po4?所含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w8wmol×80=mol; 2102164×50%mol,剩余的Po的物质的量为210(2)经过第一个半衰期生成的Pb的物质的量为

6464×50%mol;再经过第二个半衰期生成的Pb的物质的量为×50%×50%mol,所以经210210过276天所得Pb的质量为(

6464×50%+×50%×50%)×206g/mol=47.09g。 210210

14. (1)将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模型用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

原子结构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是(用序号A、B、C、D填写)______________ (2)原子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选填序号) A.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是发展变化的。 B.现代原子结构已经完美无缺,不会再发展。 C.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原子学说的发展。

D.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现象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存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会得到补充和完善。

(3)在打开原子结构大门的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许多科学方法,除模型方法外,请从下列方法中选择出人们在认识原子结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多项选择,填写序号)

① 实验方法 ②假说方法 ③ 类比方法 ④推理方法

【答案】 A、C、B、D A 、C、D ①② ③ ④

【解析】 【分析】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2)原子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原子学说的发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会得到补充和完善;

(3)道尔顿假说方法,汤姆生类比方法,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实验方法,波尔推理方法。 【详解】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认为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连线:道尔顿----③);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

原子模型(连线:汤姆生----②),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连线:卢瑟福----④),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连线:玻尔----①),原子结构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是:A、C、B、D;

(2)A.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过程为: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是发展变化的,故A正确;

B.现代原子结构会再发展,故B错误;

C.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其他科学事实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原子学说的发展,故C正确;

D.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过程可看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现象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存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会得到补充和完善,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3)道尔顿运用假说方法,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汤姆生类比方法,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实验方法,波尔引入量子论观点推理方法,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15.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流程:

依照上述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体b、固体和固体c、互不相溶的液体d、互溶的液体 (3)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

(4)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因此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那么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的化学式_______。

【答案】SO2+Br2+2H2O==2HBr+H2SO4 过滤 蒸馏 d 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硫氰化钾溶液 含有Br2 CCl4 【解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