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煤矿(三、六采区)地质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山东省某煤矿(三、六采区)地质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7c371a767f5acfa1c7cdba

山东省某煤矿(三、六采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可选性评价及对比一览表

表5-14

±0.1含量法 理论分选密度 含量(%) 级别 1.65 5.70 易选煤 1.45 33.7 难选煤 1.80 易选煤 1.45 14.0 中等可选煤 1.60 9.10 易选煤 1.50 23.64 较难选煤 >1.50 8.30 易选煤 1.40 21.2 较难选煤 >1.50 8.40 易选煤 1.40 32.7 难选煤 1.60 8.06 易选煤 区(煤矿) 煤层 3上 王楼区 12下 3上 三号煤矿 16上 17 鹿洼煤矿 3上 5.4煤的风化和氧化

区内各煤层第四系、侏罗系底界面下均有部分隐伏露头。但煤芯鉴定和煤质化验未发现风氧化煤。参考邻区资料确定第四系及侏罗系下垂深20m圈定风氧化带。 5.5煤的工业用途

本区煤层原煤或经过洗选加工后分别可用作炼焦配煤、动力燃料、液化等工业用煤,现评述如下: 5.5.1炼焦用煤

各煤层均为特低磷,粘结性能好,成焦率较高。山西组煤层经洗选后为低灰、低硫煤,是良好的炼焦配煤。太原组煤层经洗选后仍为中高硫煤,可用作炼焦配煤,可应用“缚硫焦”工艺。 5.5.2动力燃料用煤

各煤层的挥发分、发热量、灰分均符合动力用煤要求,但太原组煤层需洗选减硫或与低硫煤配用。 5.5.3液化用煤

各煤层焦油产率为12%左右,但胶质层厚度达15~25mm,不符合干馏法炼油的要求。但各煤层碳氢比均<16,Vdaf达40左右,精煤可考虑用氢化法提炼焦油。特别是太原组煤层具有较高的有机硫和树皮类稳定组分有利于液化反应。 5.6其它有益矿产 5.6.1微量元素

45 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

山东省某煤矿(三、六采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本区各煤层中锗、镓、铀、钍含量见表5-15。其最大值均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

煤层 3上 10下 12下 16上 17 Ge(PPm) 1~6 3(9) 2~10 7(8) 1~4 2(10) 0~7 3(12) 4~13 8(6) 微量元素含量一览表

Ga(PPm) 5~14 8(9) 4~10 7(7) 4~11 7(9) 1~14 5(12) 4~12 6(6) U(PPm) 1~4 2(8) 3~8 6(8) 2~11 5(10) 0~9 5(11) 1~25 7(6) 表5-15

Th(PPm) 11~23 18(7) 8~18 14(6) 10~17 13(3) 3~20 9(3) 4~10 6(3) 5.6.2铝土岩

在上二迭系上石盒子组底部含铝土岩一层,称为B层铝土岩,常相变为铝质泥岩,厚0~3.95m,为灰绿~青灰色,致密

铝土岩成分分析一览

12-4 12-4① 12-4② B层 G层 G层 56.86 43.31 35.36 26.75 37.50 34.18 3.08 2.10 10.62 0.21 0.35 0.35 0.58 0.48 1.01 0.10 0.52 0.78 1.68 0.93 1.84 2.32 0.11 0.24 0.46 0.25 0.21 0.08 0.18 0.13 0.012 0.004 0.071 表5-16

24-1 G层 49.56 26.48 5.72 0.70 2.02 2.25 1.06 3.76 0.33 0.28 0.024 孔 号 层 位 有滑腻感,上部常具鲕状结构。矿物成分SiO2 Al2O3 以高岭石为主,次为伊利石、蒙脱石。 Fe2O3 灰 CaO 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含G层铝土岩成 MgO 分 一层,也常相变为铝质泥岩,厚0~6.25m,分 SO3 TiO2 析 为灰、灰绿色,具油脂光泽,参差状断口,% K2O Na2O P2O5 致密滑腻,局部鲕粒状结构。矿物成分主

MnO2 要为高岭石。

铝土岩矿物组分含量一览表 表5-17

上述二层铝土岩以G层铝土岩Al2O3含量为高(见表5-16),最高含Al2O3达37.50%,铝硅比均<1,据三氧化二铝含量尚能列入半软质Ⅲ级粘土矿标准,但Fe203含量较高,为2.10~10.62%。12-4号孔B层、G层铝土岩和24-1号孔G层铝土岩分别进行了耐火度、

钻 孔 层 位 高岭石(%) 矿 绿泥石(%) 物 伊-蒙脱石(%) 组 石 英(%) 分 微斜长石(%) % 钠长石(%) 黄铁矿(%) 其 它(%) 烧失量 耐火度(℃) 12-4(B) 12-4①(G) 12-4②(G) 24-1(G) B层 55 2 20 16 3 4 10.26 1690 G层 100 15.16 1770 G层 92 2 3 3 17.00 1680 G层 41 3 40 8 2 3 3 10.77 1660 46 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