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写技法十八要诀(陈振元)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楷书书写技法十八要诀(陈振元)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73ea9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c

16、创作要有激情,写字也需要一种兴奋和灵感。

17、临帖,学习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一点一画,一字一行,必须老老实实的依样画瓢。不得走样。选好帖本,就要锲而不舍的一直临下去,日日不间断。王羲之曾说:“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似,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两行三行,不得计其遍数也”。临帖,就是要先熟悉手感,再求点画结构的形貌。做到大致相似,然后追求节奏,加以变化,体现法帖的精神面貌。临习中,不要把点画和结体分开来临。每一字都是个整体。横竖撇捺虽都有一定的写法。但在每个字里,上下左右笔画的关系,总会发生种种变化。所以,将点画的写法与结体综合起来临习的同时,定要注意“笔势”。笔势是书法的核心内容。每个字的点画和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笔势”。在书写一个字的时候,笔画之间的书写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这时的运动轨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留在纸上的,叫“笔画”;一种是走在空中的,它叫“笔势”。它是笔画和笔画之间的过渡。一个完整的书写动作就是从笔势到笔画,从笔画到笔势,再从笔势到笔画直至作品的完成。学楷书时,每一笔虽断,但笔势却始终贯穿其中。临帖,主要是学习“笔法”。不仅要动手,还有动脑。要分析和琢磨书家的用笔原理、方法和技巧。同一个笔画,为什么在不同的字里会是不同的形态?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又是另一种形态?初临,一定要力追“形似”。借助米字格和范本,对照着来多次反复临一个字。只有“形似”,才算“入帖”。临帖达到“形似”,是第一阶段;要达到“神似”和“形神兼备”。那将是个长期的过程。这是第二阶段;“最高境界”是“得意忘形,字在胸中,挥洒自如”。这是第三阶段。 18、仔细多读帖,在没有把字的笔画结构吃透前,就一味的去埋头写。虽然练了臂力与腕力,但对你临帖达到“每字形似”,却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建议:每日临习每一字前,把该字读上半小时,有必要先用铅笔或钢笔画上几下后。再用毛笔去临习。倘若有兴趣的话,我再提个建议,就是用较透明的白纸垫在字帖上,先把字用铅笔双钩出来。再用毛笔去填一下。找找感觉。体会一下毛笔在笔画里的运作情况。对

13

你进一步临习大有好处。双钩摹临,是前人的发明。经过许多人的实践证明,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可从中领悟毛笔是如何运作,才能较为圆满的达到书家当时运笔的情况。初步临习,再加上仔细的琢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