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7ee5d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6

1.课堂学习 30% 没有缺勤情况; 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 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问,并正确回答问题 缺勤10%以下; 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 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问,并正确回答问题 缺勤30%以下 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 能基本回答教师提问 能按时完成60%课外拓展练习; 能参加网上讨论活动; 能参加小组活动; 能在小组成员的辅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 2.课外学习 30% 能按时完成课外拓展练习; 能按时完成80%课外拓能积极参加网上讨论活动; 展练习; 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 能参加网上讨论活动; 能进行自我学习 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能主动代表小组参与小组间的竞赛; 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积极组织小组学习活动; 能帮助或辅导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能帮助或辅助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3.小组学习 40% 合计 课堂实践考核标准参见表4.2-3。

100% 表4.2-3 课堂实践考核标准

考核点 考核比例 评价标准 优秀(86~100) 良好(70~85) 能综合运用本教学单元知识地完成课堂实践; 能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 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践 能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创新 能较正确地对实践过程进行讲解; 能回答问题 100% 表4.2-4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

及格(60~69) 能基本完成课堂时间; 能基本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 能发现问题并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局部方案有新意 能对实践过程进行讲解; 能回答部分问题 1.操作应用能力 能综合运用本教学单元知识很好地完成课堂实践; 能熟练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70% 原理及设计方法; 能熟练掌握经典案例; 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践 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5% 有创新; 采用了优化方案 能对实践过程正确讲解; 15% 能正确回答问题; 能辅导他人完成课堂实践 2.创新能力 3.表达能力 合计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参见表4.2-4。 序号 1 教学模块 C 语言程序框架 考核的知识点 了解C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比例 10% 2 3 4 5 6 程序结构 数组 函数 指针 结构体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 函数的定义、使用 指针的定义、使用 结构体的定义、使用 合计 15% 25% 20% 15% 15% 100% 4.3.师资和实训条件

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编程经验,熟练掌握C语言的结构及编程规范,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其主要要求包括:

(1)具有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具备软件工程知识; (3)具备数据结构知识; (4)具备较强的系统分析的能力; (5)熟悉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组织能力方面,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操作应用能力,即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施教能力,即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能够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该课程要求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完成,以实现“教、学、做”合一,同时要求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方便下发教学任务和收集学生课堂实践作品。同时,成立学习小组,实现课堂讨论、实践和课外的拓展学习。

4.4 学习资源

教材:

李达慧. C语言程序设计.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6 教参:

【1】谭浩强. C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

【2】廖湖声等编着.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9 【3】朝乐门主编. 名师讲堂二级C语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 【4】黄锐军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 推荐行业等网站: C语言学习网 如鹏网 中文IT社区 编程联盟

1.教辅材料:要力求接近实践,最好是来源于实践的案例与情境,并开发课程的习题、参考文献等内容,向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实训指导书:格式正确、内容全面,且能具体写明对学生的各项要求。

3.软件环境: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软件版本,在教学和实践上同步提升,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软

件应用,如Visual c++ 6.0。

4.硬件环境: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环境条件。 5.信息技术:充分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条件。

编写: 校对: 审核:

系(室) 年 10 月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