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采矿学课程模版 6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华科-采矿学课程模版 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2da3ad5022aaea988f0f0b

《采矿学》课程设计

4.2.6 供水系统

采掘工作面,运输机巷及运输机转载点所需要的防尘喷雾用水,由副井的供水管下井,然后送至各个用水地点。 4.2.7 排水系统

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铺设一趟4寸管路,在工作面的低洼处各建设水窝,水由工作面排到水窝,再由水窝通过排水管排出,后集中到水仓排出地面

即:分带斜巷→运输大巷→井底车场→井底水仓→副井。 4.2.8 巷道掘进

采用双巷掘进的巷道掘进方式,这样的掘进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独头巷道掘进的通风问题。双巷掘进时,每隔100m开掘一个联络巷道,用作通风和行人。

4.3 车场选型设计

本带区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用的是皮带运煤,没有装车站线路,煤直接由带区煤仓经大巷运至井底煤仓,无轨胶轮车作辅助运输装备,只有辅助车场,无一般意义上的上、中、下车场,这也正是带区式准备的一大优势(运输线路简单,运费低)。因为材料运输大巷布置在岩层中,所以带区下部车场采用石门底绕的方法连通材料运输进风斜巷的。

对于整个矿井而言,因为采用斜井布置,主斜井用皮带运煤,所以井底车场同样只有材料车场。因为采用无轨胶轮车作辅助运输装备,所以车场采用绕道方法进入材料运输大巷。

······

19

School of Safety Mini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5 采煤方法

5.1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5.1.1地质概况及煤层赋存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主要可采煤层3层,不可采煤层4层。6上、6、7煤层全井田可采;其余4层煤层因面积小或无可采点为不可采煤层。煤层平缓,倾角平均为3度。

煤层伪顶零星分布,面积约占5%,直接顶分布广泛,面积约占70%;基本顶分布于井田两侧及中部,面积约占25%。

直接顶:泥岩、粉砂岩及其互层、天然抗压强度28.4 MPa,饱和抗压强度15.6MPa,初次垮落步距11m,属Ⅱ类中等稳定顶板。

基本顶:节理裂隙及层理不甚发育的较为均质的砂岩,粉沙岩组成;初次来压当量990~1000KN/㎡,压力显现强烈,属Ⅲ级基本顶。

伪顶:位于煤层之上,厚度小于0.5 m,极易垮落的泥岩、炭质泥岩组成。

底板: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组成,单向抗压强度29.4 MPa,允许单向抗压强度22.1 MPa,属中硬类底板。仅S3钻孔附近,底板有一层0.4m厚的膨润土,遇水泥化。

煤层瓦斯含量甚微,每克可燃质(gr)含氮气(N2)0.36~8.86(mm3),二氧化碳(CO2)0~0.068(mm3),甲烷(CH4)0~0.03(mm3),重烃含量为0。自然瓦斯成份中,氮气占93.0~100‰,二氧化碳占0~6.50%,甲烷占0~7.00%。煤层瓦斯分带属CO2~N2带。

煤层火焰长度大于400mm,岩粉用量60~75%,属具爆炸危险的煤层。

煤层原煤样着火点与氧化样着火点差(△T1-3)在12℃~42℃之间,属很易自燃的煤层。

本井田地温正常,无地热危害。

本井田含煤地层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底板有较厚的粉砂岩、泥岩隔水层,不会造成底鼓突水。矿井涌水量,以大口井法进行预算,结果为146.34 m3/h,取矿井正常涌水量220 m3/h,最大涌水量260 m3/h。 5.1.2 采煤方法的确定

采煤方法选择的制约因素为:

1)带区煤层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因素; 2)现在技术及设备;

3)开采水平的划分及带区巷道布置; 4)储量、年产量、服务年限等各项指标。

《采矿学》课程设计 分带工作面长度220m,倾斜长度2100m,该带区除边界、断层外,无明显的地质构造,带区煤层为低涌水量,低瓦斯,煤平均厚度3m,属中厚煤层,平均倾角7°左右,属缓倾斜煤层。综合考虑目前的技术与设备情况,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开采。采煤工艺选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5.1.3 采高及截深 1)工作面采高

因为煤层厚度约为3.8m左右,并且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开采,所以采高为3.8m。 2)采煤机截深

采煤机截深一般为800mm和1000mm的,此数据需根据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的具体选型而定。

5.1.4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及配套

1)采煤机

综采工作面设计采用双滚筒采煤机破煤。工作面沿2煤底板布置一个采高3.8 m的综采工作面,采用双滚筒采煤机割煤。

根据采煤机要适合特定的地质条件,并且采煤机采高、截深、功率、牵引方式等主要参数要选取合理,有较大的适用范围,满足工作面生产能力的要求,选用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 MG2×400—W型双滚筒采煤机,采煤机技术参数如表5-1。

21

School of Safety Mini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采矿学》课程设计 表5-1 综采面设备选型及配套

适应条件 采高范围( m) 倾角(°) 普氏系数(f) 牵引力(kN) 牵引机构 牵引速度( m/ min) 牵引方式 调速方式 保护方式 液压元件 主液压泵 型号 工作流量(L/ min) 工作压力( Mpa) 辅助泵型号 调高泵型号 表5-1 综采面设备选型及配套

滚筒直径( mm) 截深( mm) 滚筒转速(r/j min) 截割机 构 卧底量( mm) 滚筒直径( mm) 向下摆角(°) 转速 (r/ min) 型号 功率(kw) 配套电动机 电压(V) 转速(r/ min) 48.3 机器重量(t)

1800 600 36.8 319 850 30 165.9 Y MCB—400 2×400 1140 1472 48.3 MG2×400—W 3.5~7.5 ≤35 1~3 500 0~8~15 摆线轮—销轨 液压无级 电机功率过载及恒压保护 ZB—125 125 18 Z M2/YC—H107L YBC—45/160齿轮泵 XB12.5轴向泵 液压马达型号

2)刮板输送机选型

目前使用的刮板链有三种:边双链、中单链和中双链。

边双链优缺点:预紧力小,功率消耗少,适用的煤层倾角较大,煤层较薄以及运送大

22

School of Safety Mini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