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参考文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参考文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7cfe20af45b307e8719713

一级类目:石油科技专著

二级类目: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 三级类目:参考文献 技术类型:前沿技术

参考文献

1. <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编著组,1984,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科学出版社。

2. 陈昌明、李继亮译,1979,(H.E.赖内克与I.B.辛格著)陆源碎屑沉积环境,石油工业出版社。

3. 陈建强、周洪瑞、王训练编,1998,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陈景山、陈昌明译,1981,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勘探,石油工业出版社。 5. 陈丽华,1993,储层实验测试技术,石油大学出版社。

6. 陈绍周等,1982,中国第三纪海陆过渡相,石油与天然气地质,Vol.3,№.4。

7. 大港油田地质研究所等,1985,滦河冲积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地质出版社。

8. 邓宏文、钱凯,1993,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分析,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63。

9. 邓宏文、王宏亮等,2002,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地质出版社。

10. 地矿部情报研究所译,1979,沉积相模式。

11. 地质矿产部情报所编译,1982,国外沉积相及古地理,资料汇编(一)、(二)。

12. 冯增昭、王英华、刘焕杰、沙庆安、王德发等著,1994,中国沉积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13. 冯增昭主编,1993,沉积岩石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14. 盖洛韦W.E.、霍布德D.K.著,1989,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在石油、煤和油勘探中的应用,

石油工业出版社。

15. 关士聪等,1980,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构造和油气,石油地质论文集,地质出

版社。

16. 何登春等,1987,测井地层分析与油气评价,石油工业出版社。 17. 何更生,1994,油层物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18. 何镜宇、孟祥化,1987,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地质出版社。 19. 洪庆玉,1992,沉积物重力流地质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 纪友亮、张世奇,1998,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地质出版社。 21. 李茂林、黎文清,1979,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 22. 李平日等,1987,韩江三角洲,海洋出版社。

23. 李思田,1988,断陷盆地与煤聚积规律,地质出版社。

1

24. 李彦芳、王文广主编,1998,沉积岩和沉积相,石油工业出版社。 25. 李舟波等译,1991,斯仑贝谢测井公司(美),测井解释原理与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

26. 里丁H.G.主编,1986,沉积环境和相,科学出版社。 27. 刘宝珺、曾允浮主编,1985,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地质出版社。 28. 刘宝珺主编,1980,沉积岩石学,地质出版社。 29. 刘敬奎,1983,砾岩储层结构特征及储层评价的探讨,石油勘探与开发,第二期。

30. 刘孟慧等,1990,第二届国际储层表征技术研讨会译文集,石油大学出版社。

31. 刘泽容、信荃麟等,1993,油藏描述原理与方法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 32. 罗明高编著,1998,定量储层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33. 罗蜇谭、王允诚,1986,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科学出版社。

34. 马特A,塔克M.E.主编,1984,现代和古代湖泊沉积物,地质出版社。 35. 马正,1982,应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解释沉积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Vol.3,№.1。

36. 马正,1994,油气测井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7. 穆龙新等,1998,河流—三角洲储层露头和现代河流沉积综合研究,石油勘探开发科学

研究院。

38. 欧阳健、王贵文等,1999,测井地质分析与油气层定量评价,石油工业出版社。

39. 裘亦楠等,1993,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 40. 裘亦楠、陈子琪,1996,油藏描述,石油工业出版社。

41. 裘亦楠、薛叔浩,1997,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

42. 裘亦楠、薛叔浩、应凤祥著,1997,中国陆相油气田储集层,石油工业出版社。

43. 裘亦楠,1990,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石油勘探与开发,Vol.17,№.1。

44. 任明达、王乃梁著,1981,现代沉积环境概论,科学出版社。 45. 塞拉O.,1992,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

46. 沈锡昌、郭步英编著,1993,海洋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7. 石油测井情报协作组编,1998,测井新技术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 48. 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中国典型测井解释图集。 49. 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中国典型地震图集。

50. 施和生、李文湘、于兴河、邹晓萍等,2000,层序地层学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油田开

发中的应用.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4(1),15-20。

51. 施和生、李文湘、于兴河、邹晓萍等,1999,珠江口盆地(东部)砂岩油田沉积相及其

应用,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3(3),181-188。

52. 孙永传、李蕙生编,1985,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地质出版社。 53. 王德发、邓宏文编著,1992,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54. 王德发等,1983,华北地区若干断陷盆地沉积特征和油气分布,石油学报Vol.4,№.1。

55. 王衡鉴等,1983,松辽盆地西部百垩系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淡水碳酸盐岩研究,石油勘探

开发地质,1983(5~6)。

56. 王良忱、张金亮编,1996,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石油工业出版社。 57. 王璞珺、刘万洙编著,2001,事件沉积:导论、实例、应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58. 王寿庆,1987,双河油田储层非均质特性和非均质模式,石油勘探与开发,第一期。

59. 威尔格斯C.K.,1993,层序地层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60. 吴崇筠,1981,湖泊沉积相的划分,石油勘探与开发,№.2。

61. 吴崇筠,1982,(C.E.B.科尼比尔著)砂岩油气田地貌学,石油科学进展4,石油工业出版社。

62. 吴崇筠,1983,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沉积学报,第一期。 63. 吴崇筠,1986,湖盆砂体沉积类型,沉积学报,第四期。

64. 吴崇筠、薛叔浩,1992,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65. 吴元燕、陈碧珏,1996,油矿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66. 吴元燕、徐龙等,1996,油气储层地质,石油工业出版社。

67. 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院、大港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987,黄骅坳陷第三系沉积相

及沉积环境,地质出版社。

68. 吴胜和、熊琦华,1998,油气储层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69. 徐怀大,王世凤,陈开远,1990,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70. 徐怀大等译,佩顿C.E.著,1980,地震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石油工业出版

社。

71. 叶连俊,1960,对沉积相和沉积构造分类原则及划分方法的意见,地质科学,№.6。

72. 英德比岑A.L.(美)主编,1981,深海沉积物:物理及工程性质,海洋出版社。

73. 于兴河、李剑峰,1995,油气储层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新动向,地学前缘,Vol.2,№.3~4。

74. 于兴河、李剑峰著,1996,碎屑岩系储层地质建模及计算机模拟,地质出版社。

75. 于兴河、王德发,1997,陆相断陷盆地三角洲相构形要素及其储层地质模型,地质评论,

Vol.43,№.3。

76. 于兴河、王德发、孙志华,1995,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

—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沉积学报,Vol.13,№.1。

77. 于兴河、张道建等,1999,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沉积相模式,古地理学

3

报,Vol.1,№.3。

78. 于兴河、郑浚茂、宋立衡等,1997,断陷盆地三角洲砂体的沉积作用与储层的层内非均

质性特征,地球科学,Vol.22,№.1。

79. 于兴河、郑浚茂等,1997,构造、沉积与成岩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以松南梨树地

区后五家户气田为例,沉积学报,Vol.15,№.3。

80. 张纪易,1980,克拉玛依洪积扇粗碎屑储集体,新疆石油地质,1980(1)。

81. 张学汝、牛仲仁等,1995,辽河断陷湖盆碎屑岩开发储层研究,石油工业出版社。

82. 赵澄林,2001,沉积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83. 郑浚茂、庞明,1989,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4.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编译,1986,国外浊积岩和扇三角洲研究,石油工业出版社。

85. 朱永安等,1983,泌阳凹陷双河水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石油学报,Vol.4,№.1。

86. 朱国华,1991

87. Alleb J.R.L., 1964, Studies in fluviatile sedimentation. Six systems from the Lower Old RedSandstone, Anglo-Welsh Basin. Sedimentology, 3, 163-198.

88. Allen J.R.L., 1965, A review of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cent alluvial sediments,Sedimentology. V.5.

89. Allen J.R.L., 1970, Sediments of the modern Niger Delta: In J.P. Morgan, ed., Deltaicsedimentation: modern and ancient: Sic. Econ. Paleontol. And Mineral. Spec. Publ. 15, P.138-151.

90. Allen P.A., 1990, Basin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91. Anatole Dolgoff, 1998, Essentials of Physical Geology, Houg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New York.

92. Ayton C.E., 1977, Seismic Stratigraphy-Applications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516 pp.Mem. Am. Ass. Petrol. Geol., 26, Tulsa.

93. Barbara W. Murck, Brian J. Skinner, Stephen C. Porter, 1996, Environmental geology, JohnWiley & Sons, Inc.

94. Bates C.C., 1953, Rational theory of delta formation. Bull. Am. Ass. Petrol. Geol. , 37, 2119-2162.

95. Berg O.R., 1982, Seismic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delta and turbidite sequences: their application to exploration for the subtle trap. Bull. Am. Ass. Petrol. Geol., 66, 1271-1288.

96. Blatt H., Middleton, G.V. and Murray, R.1980, Origin of sedimentary rocks 2nd 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97. Bluck B.J., 1974, Structure and directional properties of some valley sandur deposits insouthern Island. Sedimentology 21, 533-554.

98. Brenchlev P. J. and William,B.P., 1985, Sedimentology rec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edaspect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Oxfor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