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文写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二章公文写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16b1a0856a561252d36f7f

第2章 公文写作 9 位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 附注 就是附带注释,与“附件”不是同一个概念,主要用以标注秘密文件的

发送、阅读、传达范围,以适应工作和保障党和国家机密安全的需要。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如 “此件发至县团级”。

? 主题词 主题词是用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专用词语,其作

用是快速、简捷地传达公文主旨,使人们不用翻阅文件,仅从标题和主题词就能了解公文的中心内容。主题词为电脑检索公文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办公、办文的现代化。

主题词位于公文末页注释之下,抄送范围之上,通常排一行。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 抄送机关 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机关。《办法》规定:“向下

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请示”如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上级机关向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抄送机关位于主题词下1行,所占区域用两条平行细实线作为界线,形成“抄送栏”。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 “抄送”,后标全角冒号;然后按机关或组织的性质、级别、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抄送机关名称,中间用顿号分隔,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是对公文印制发出情况的介绍。其作用是为受文者之间

与文件承印承发单位联系,或为迅速复文提供便利。包括文件制发名称、制发日期和印刷份数等。有的打印件还标明打字、校对人员姓氏,以示负责。

印发说明位于抄送机关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提示 (1) 上述各个部分与各部分的条目,是一份行政公文最完备的格式,使用时可视具体情况省去一些条目; (2) 有些公文,如党务文书或党内文件,有法定的格式。至于公布性公文,一般都没有眉首、版记部分。 3. 公文用纸、印装格式及排版规格

(1) 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2)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3) 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10 高级办公与文秘教程 图文未作特殊说明时均为黑色。

(4) 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

4. 公文的写作要求

公文的写作同一般文章的写作一样,也要求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流畅等。但公文由于其本身性质的特殊性,所以在写作上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这也正是公文写作的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写作者的要求

公文从属于政权,为政权服务。所以文书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坚实的业务基础,否则无法写好一份公文。具体地说,就是每一份公文的观点、论据、措施、要求,都要有利于政权的巩固与统一,符合国情国策,才能不发生偏差;同时,写作者还必须熟悉部门工作,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懂得公文的运作机制和写作格式,使公文符合有关规定、规则,符合格式的要求。

(2) 内容的要求

《办法》规定:“请示的公文,一般应一文一事。”就是说公文的内容有相对的单一性,应当一文一事一议,简单明了,切忌庞杂。只有这样,上级才好批复,才好处理,处理才能及时。

(3) 形式的要求

公文必须摒弃文学作品形式的自由性和可替换性, 公文形式最讲究“对号入座”。比如,关于“请示”的内容,就不能用“通知”这种形式行文;也不能将“计划”改为用“总结”的形式等等。犯文体使用错误,不仅贻误工作,还会贻笑大方。

(4) 格式的要求

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题材和格式的文体,表达什么内容用什么文体,有严格的规定;一份公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顺序、位置和标志,也有统一规定,甚至用纸用字规格都有统一规定。如果是行政公文,必须符合法定的文面格式;如果是一般应用文,也必须符合惯用的格式,不能另搞一套。

(5) 写法的要求

公文的主要任务是办理公务、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它不必反映社会、揭示人生、表现主题等等。因此,在写作公文时,不需要虚张声势,渲染气氛,夸饰美化,不必以情动人,只需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6) 行文关系的要求

公文在行文时,要定向表达,直书不曲。如对上级机关行文,用请示或报告,语气要诚恳,要体现出高度的组织观念;对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行文,多是商洽工作,一般用商量的语气;对下级机关行文,决不能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而应当平等待人,使之易于接受。

(7) 语言的要求

中央对公文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公文用语以语体文为原则,力求通俗”。“不准滥用简体字,不准自造怪字,不准滥用标点符号”。公文用语,必须准确、鲜明、生动,既庄重、朴实、简明扼要,又要体现文采。很多古代优秀的应

第2章 公文写作 11 用文,字里行间就不乏佳句。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魏征的“居安思危”、“载舟覆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至今仍熠熠耀人眼目,充分显示了应用文的文采,很值得现代文员借鉴。

习 题

1. 什么叫公文?它有哪些作用?

2. 我国目前通用的行政公文有多少种?分为哪些类别?;其格式有哪些组成要素? 3. 公文有哪些重要的行文规则?

12 高级办公与文秘教程 2.2 命令 决定

,2.2.1 命令

1. 命令的含义与特点

命令,也称令,是领导、指挥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布重要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行政公文。命令的主要特点有: (1) 法定的权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发布命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命令(令)的适应范围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人员。”从上述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命令(令)具有行政公文的法定的权威性。

(2) 执行的强制性

命令(令)一经发布,下级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无条件地严格遵守和执行,不论你同意与否,也不论执行时有无困难,只要违反或延误,就必然要受到纪律的处理甚至法律的制裁。

2. 适用范围

命令用于公布法律、发布重要行政法规。如1989年1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号)。

命令用于采取重大行政措施。如1989年5月2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在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

命令用于任免国家高级领导干部。如1986年4月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

命令用于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在1988年11月12日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66名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的嘉奖令》。

3. 写法

命令(令)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正文及落款四个部分组成。 (1) 标题

命令(令)的标题有三种规范的格式:

? 基本式 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在北京

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等;

? 省略式 发文机关+文种,如《国务院令》、《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等; ? 特别式 发文机关+国家最高领导人职务+ 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 发文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