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0d5e31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6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 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第 5 页 共 181 页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⑦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⑧把优秀图画展示在黑板上 5.多诵读,悟诗情

①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 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第 6 页 共 181 页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

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六 板书

古诗三首 ( 诗句) 七 作业

1.古诗练习题。

2.默写古诗三首。

课后反思

第 7 页 共 181 页

2.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挂图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题示标;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二、出示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和读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检查预习,扫除生字)

1、昨晚自学认真的,你现在可以大显身手了,听写生字词。 2、师批改组长的,组长批组员的。 3.纠错。

4、强调错误率高的、易混淆的字。

澜:里面是“束”字,但要把捺画改为点。 比较:无(瑕) 应接不(暇),括号里的是形近字。 泰:下面不要写成“水”.

5比书写(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1、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指名学困生读)

第 8 页 共 18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