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古文)检测题习题 带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古文)检测题习题 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e2750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5

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重点知识积累: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惟吾德馨。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词用作动词,灵验。 .③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乱”。 .④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5、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6、分析本文的主旨。

答: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部编本七年级下第16课《爱莲说》检测题

姓名: 班级: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蕃】 。 2、【独】 。 3、【李唐】 。

4、【淤泥】 。 5、【染】 。

6、【濯清涟而不妖】 。濯, 。涟, 。妖, 。 7、【不蔓不枝】 。蔓、枝, 。 8、【香远益清】 。益, 。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翻译: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翻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

9、【亭亭净植】 。亭亭, 。植, 。 10、【亵玩】 。亵, 。 11、【焉】 。

12、【隐逸】 。 13、【噫】 。 14、【鲜】 。

15、【同予者何人】 ? 16、【宜乎众矣】 。宜, 。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翻译: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 三、重点知识积累: 1、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名句是: ②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③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④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是: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水陆草木之花: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