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1e614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4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科技的创新、发展、进步,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创新、创造、创业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直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直接承担科技创新任务的研究生教育。①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的精英教育,其质量必然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其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而探索建立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现状、教学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的实践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这对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评价及分析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高深知识的传授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原理,并利用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研究生教学要凸现其研究取向,注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生教学的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

握,而且要凸现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是对所有已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作出的教学水平的价值判断。当前我校设置研究生课程总数近900门,每一学期实际开课门数在350到400门之间,对各门课的教学质量如何评价一直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为了真正掌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吸取其他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在预测方法中享有一定权威的德尔菲,设计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表,并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起对每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开展网上教学质量评价活动,要求每一个选课的学生都要对所选课程做出评价,截止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三次网上教学评价。该评价体系设定了四个评价等级:A非常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并设定五项评价指标,分别是:教学设计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控制与效果、考核方式。每项指标均有细化的评价内容(见表1),同时要求参评的学生对每一门课程都要给出综合评价。 研究生院培养处在每学期课程考试成绩报送结束后,对收集到的评价记录进行有效筛选,即以每个学生最后取得该课程的考试成绩,其对该课程的评价及评语作为有效评价。按照A为93分、B为78分、C为65分、D为53分的统计标准,计算平均得分。

经过计算机筛选,2005~2006学年第1学期、2005~2006学年第2学期及2006~2007学年第1学期,参评课程数(含一门课程分成多个班)分别为390、318、409;选课人次分别为12040、7317、13767;获得实际有效参评记录条数分别为11686、6985、13495;参评率分别为97.06%、95.46%、98.02%。课程评价总体结果、课程分指标评价统计结果、各指标等级数量百分比及其平均得分,分别见表2、表3和表4。 (二)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研究生课程教学总体情况良好,学生较为满意 表2列出了课程总的得分分布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对我校的总体教学水平是满意的,90分及以上的课程数分别达到了21.5%、25%、26%,且有不断递增的趋势,而80分以下的课程不超过总数的4%。在收集到的研究生综合评价中,绝大多数研究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达了受益匪浅、学有所得之意。表3列出了四项等级在每个指标中的数量及其占有的百分比,表4列出了3个学期网上评价各等级数量及其百分比。从表3、表4可以看出,等级A非常满意的百分比呈递增的趋势,而等级B、C、D百分比有递减的趋势。可见,学生的满意度是上升的,这也说明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是有成效的。从表5的各项指标满意度的排序情况来看,教学设计与目标、考核方式这两项指标均排在第1和第2位,也说明了现行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和考核办法是可行的。其他三项指标,则体现了当

前学生关注的重点,综合评语中反映的问题也多是针对这些提出来的,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控制与效果尤其是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2.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学时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虽然学校研究生院培养处要求课程主讲教师授课时数应在三分之一以上,但是部分课程存在着主讲教师讲课时间少,内容上不够丰富,不能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知识前沿性。部分教师过于忙碌,课时没有保证,有的教师过于集中时间上课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秩序有待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着有少数学院或教师随意更动授课时间及地点或调停课,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教学协查带来困难。同时,部分课程的学生到课率不甚理想,少数课程仅有半数学生到课,有些课程课堂纪律也不尽如人意,迟到、看闲书、摆弄手机或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教学方式、方法呆板单一。有些课程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理论与实践结合少,任课教师讲课方式单调,语速或偏快或偏慢,又缺少应有的活力和表现力,不太注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不能促进其思想火花的产生,更缺乏激励、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他们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教学水平。

――教学硬件条件急待加大投入。研究生教室和教学设施等硬件不足、设备不配套,实验经费投入不足,影响教学效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