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问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问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1802c7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a

由于纸筒的一端很难用重物压住,分量轻压不住,如果分量重,则重物压纸筒处产生变形,产生应力集中,试验也将失败,所以这个试验建议用两端架在两个凳子之间的纸筒来做。槽钢的试验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试验中出现的与理论不符的情况,教师

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原因,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16.教材第19页“马上行动”

(1)用胶水加固连接部位,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对角线方向增加木条,如下图所示。

(2)依次是:刚连接、铰连接、刚连接。

(3)第一种是榫接,强度较大,结构最稳定。第二种是用钉子连接,当上端受压力时,连接处(钉子)要承受剪切力,容易造成连接处断裂,所以强度最小。第三种也是用钉子连接,但当上端受压力时,连接处所承受的是压力,同时因为没有榫接打孔影响结构,所以强度最大。

17.教材第20页“探究”

(1)一是增加瓶子的强度,受力不容易变形;二是增大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阻力,容易握住。

(2)本题可由学生自行观察后得出结论。

(3)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由于自身的重力比较大,在户外的固定一般采用铁架支撑的方式。若采用壁挂方式,打人墙体的膨胀螺钉的强度和墙体的强度都不足以承受室外机的重力,最后将出现断裂以至于脱落。

18.教材第21页“3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与功能的讨论是有意义的。在学习了结构本身的内容后,回到人对结构的需求层面讨论其功能,为下一节的结构设计学习作进一步的铺垫。

19.教材第21页“案例分析1”本案例所选两个实例的精当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了结构 本身的特点或只稍作改进,就实现了功能的扩展。

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此类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思考能够扩展其功能的核心改进是什么。例如,在家具市场可以看到各种可展开作床用的沙发,它们的结构设计有何特色?

通过这些实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1.教材第23页“探究”

(1)本题从如何在冰上行走不打滑方面思考。如图所示为哈尔滨的公园里的冰上自行车, 其特点是在前转向轴的一端处装有一只前冰刀,在后轴的两端对称地刚性连接两个倾斜的盘状冰刀,从而形成一种三点支撑的、可在冰面上前进、倒退、前后滑行及刹车的冰上自行车。 由于地区差异,有些地区的学生对冰不一定很熟悉,因此教师也可根据当地情况,让学生探究“水上自行车”、“水陆两栖自行车”或“无链条自行车”等如何实现。

(2)本题从上坡如何省力方面思考。可观察市场上山地车的链轮的传动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22.教材第23页“练习”

第1题当篮球架的重心落在支撑面积之外时,篮球架会发生倾倒。

如图中的篮球架,假设AC=CB,由于球架篮板的重力,使得整个架子的重心落在CB以外,则篮球架是不稳定的。为了使篮球架稳定,一般都采取在地面BC处加重物或固定的措施。

第2题 屏风的结构一般是框架结构,多采用木、纸、布、塑料等材料。

第3题 在制作壁挂式书架时,一是要考虑用什么方式把书架固定在墙上,以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二是采用的材料自身重力(第1题)不能太大,同时应能承受一定数量书的重力。

第4题本题应放开让学生自己分析。

第三节 简单结构的设计

1.本节重要概念:结构设计。

2.结构设计的目标一般都得到设计者的重视,而设计的规划和要求却往往被忽视,这是造成很多设计事故的原因。

3.无论做哪一类结构设计,都需要首先了解国家、行业对此有哪些规划和要求。这是设计者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4.教材第25页“马上行动” 生活中:《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住宅居室容积卫生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 工农业生产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万、《砖石结构设计规范》、《木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5.教材第25页“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可结合生活中的结构事例,如住宅窗户防盗网的设计、秋千等游乐设施的设计、家庭院外栅栏的设计等,不同的设计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6.教材第26页“马上行动”可提示一种方案,广告牌采用类似百叶窗形式或打许多小孔,使得风能顺利通过,当然还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广告效果、整体视觉效果等。

7.教材第26页“讨论”在结构设计中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材料、民俗文化、地域特点等,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8.教材第26页“案例分析”教师可提供一些相片架实物或图片给学生欣赏和分析,也可让学生自带相片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相片架结构的特点。

9.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选择相片架时不仅考虑造型、材料、稳定性等因素,还考虑相片架的颜色、造型与房间的整体是否协调,相片架的摆放方式与房间的空间关系等。例如,房间内的桌子比较小,而房间的墙上有大面积的空白,此时就可能会选择悬挂式的相片架,而

不会选择用支架式的相片架。

10.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用人文的眼光看待设计,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的,设计是与实际生活情景相联系的。

11.在制作相片架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12.教材第29页“马上行动”可指导学生运用《技术与设计1》中掌握的技能对方案进行评价、优化和总结,根据发现的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构思新的方案,列出要点。 13.教材第29页“探究”可以让学生上网找到木板夹心墙的图片,再通过图片分析其结 构,运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抗震的原因。 14.教材第29页“练习” 练习中的3道题不一定都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做一道或两道。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形成多种设计方案,在多方案中进行选择。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

1.教材只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了评价元素的列举,想出更多的评价角度和评价元素。

2.教材第31页“思考”

“敞肩拱”可以加速排洪,减轻桥身自重,节省石料。“敞肩拱”是功能与结构形式的完美结合,也是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同在赵县的永通桥也是一座单孔敞肩弧形坦拱石桥,全长32 m,宽6.3m,主拱也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由21道纵向并列的拱券石砌成,跨度26 m,拱矢约5.2 m,桥面跨度很小,近于水平,极其便于车辆通行。在桥的拱肩上大拱上同样伏设四个小拱,小拱与大拱幅度之比大于安济桥,这是匠师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运用。

3.可以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近距离地观察飞檐、斗拱等构件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4.斗拱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此外,它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标准。

5.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 外檐斗拱中“斗”是最下面的构件,斗口的大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尺寸;“拱”指“斗”上的短横木;“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室外为下昂,室内为上昂。

因为斗拱的重要性,历代建筑对它十分重视,使它成为判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6.教材第32页“探究”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力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且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7.阿纳·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

和手工艺品设计师,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计师。他的作品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经典藏品,还有一些更成为丹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一只杯子或者一盏壁灯。他的作品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他注重细节和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

8.教材第33页“练习”可通过查阅资料,选做一道。

例如 盖里椅 - 评价

功 能:在使用功能上,盖里椅具有其他椅子相同的功效,唯一的缺点是没有扶手,而且

椅子面过于平直,坐久了人会觉得不舒服。

结构设计:盖里椅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占地面积小,却十分平稳。但椅子

的旋转性差,不能随意转动使得它灵活性也差。

制造技术:盖里椅要达到整体统一的完美线条和弯曲效果,还要考虑到重心的位置高低和椅

子承受能力的大小,对制造来说,是一次挑战。

审 美:盖里椅的结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

的时代气息,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

9.“本单元小结”可以让学生自己设定思路进行总结,如采用表格式、图示式、图文并茂式等。

10.教材第34页“综合实践”

第1题

第2题 建议作为学生课外作业,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结合起来做。 第3题根据题中设计要求,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设计草图,并选择材料制作一个多功能手拉车。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 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

1.本节重要概念:时序、环节、流程。

2.教材第38页,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的过程图是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的示意图,在实际工厂生产中,很多步骤都是采用自动化生产完成的。 3.教材设置的“马上行动”、“小试验”和“思考”等栏目都是帮助学生对时序不可颠倒的理解。另外如在化学中学过的浓硫酸的稀释过程。 4.教材第39页“马上行动”

青霉素注射前,先皮试;理由:排除青霉素过敏。 骑上自行车前,先收支架;理由:安全。

用钻床钻孔时,要先用样冲定位;理由:精确。

5.教材第39页“小试验”这个试验主要让你体会正确的流程可以提高效率。

本试验很容易在课堂上实现。从试验中学生会发现,零件的安装顺序不同,结果就会不同,有的人可能不能安装成功,通过多次试验,形成对时序的切身的感受。

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本试验的载体改为技术含量更高的内容,如电风扇的拆装、电脑桌的拆装等。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6.教材第40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