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建成后对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三峡建成后对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fcd90ce2bd960590c67737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补充说:“过去,江河里的泥沙多了,抬高河床,一到汛期就助长了洪灾。而现在,由于采取了水土流失治理等措施,泥沙减少了,但随之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不应过分夸大,只要及时制定对策,就能将弊减少到最小程度。”

郑守仁还说,清水下泄问题在三峡工程论证阶段已经充分考虑,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已制定了长江出现崩岸险情的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对三峡大坝下游38公里的葛洲坝以下长江中游河床演变的观测与分析,国家正投入大量资金对其实施关键性河势控制工程和重点河段整治工程,及时加固大堤及护岸工程,保持河势稳定,以确保堤防安全及航道通畅。

三峡工程建设与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治理开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守仁

摘 要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建设、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和中下游的航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建设既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稳定河势河床、开发水能资源、发展水运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抓紧研究三峡工程投入运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适时修订《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 关键词 三峡 长江 水资源 综合利用 治理开发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自1993年1月开始施工准备,1994年12月正式开工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建设者10年的努力拼搏、共同奋战,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02年9月,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2987万m3,占总量的96.2%;土石方填筑3034万m3,占总量的99%;混凝土浇筑2003万m3,占总量的70%;金属结构安装11.6万t,占总量的41.3%;机电设备安装2.09万t,占总量的11%。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64万多人,占规划移民数的57%,其中135m水位线以下35.2万人,二期移民任务已基本完成;淹没涉及的13个县城已基本完成复建;库底清理工作正在加速推进。目前,大坝位于导流明渠左岸坝段已全线到达坝顶高程185m,导流底孔于2002年10月开始分流;11月6日,导流明渠截流成功;双线五级船闸于10月转入有水调试阶段;左岸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进展顺利,2号机组转子已完成吊装。三峡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工程投资控制在国家批准的概算之内,工程建设进展按计划进行,2003年将实现水库蓄水至135m、双线五级船闸通航、左岸电站首批机组发电的二期工程建设目标,预计2009年工程全部竣工。

一、三峡工程是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治理的关键工程

1.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在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亿m3,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m,防洪库容221.5亿m3。长江中下游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的特点是峰高、量大。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并不是拦蓄一次洪水的全部水量,而只是将超过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拦蓄在水库内,待洪峰过后,再放水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m,腾空防洪库容,迎接下一次洪峰的到来。例如,发生百年一遇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将荆江河段枝城站的洪峰流量871003

m/s削减到该段河道可安全宣泄的洪水流量56700m3/s;百年一遇洪水宜昌站30d洪水总量1390亿m3,三峡水库采用不同的调度方式,拦蓄100亿~170

3

亿m,其余洪水下泄,可不动用荆江分洪区,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若遇类似1870年的特大洪水,枝江站洪峰流量达110000m3/s。30d洪水总量1650亿m3,三峡水库拦蓄洪水220亿m3,就可把枝江站的洪峰流量削减至71700~77000m3/s,启用沿江各蓄洪区,能保住荆江两岸大堤不溃决,可避免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其防洪作用是其他水库难以替代的,也是减少中下游分蓄洪量,减少分蓄洪区使用概率,提高各种防洪工程设施作用最有效的措施。同时,三峡工程还可减免其他类型洪水的灾害,可减轻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减少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和洪水威胁,增加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等等。

2.三峡工程是开发长江水能资源的重要工程

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江流域煤炭和石油资源不多,而水能资源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2.68亿kW,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1.97亿kW,占全国的53.4%。长江水能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流域西部,对外交通及开发条件相对比较困难,距用电中心也较远。三峡工程位于水能资源集中地区的东端,距用电中心华东、华南、华中地区较近。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0MW,年发电量846.8亿kW·h。具有容量大、电量多、靠近负荷中心地区的优越性,是“西电东送”的主要支撑点。三峡工程建成后,可直接向华东、华南、华中送电,实施“西电东送”,使我国的电力结构更趋合理,北煤南运的压力得到适当缓解,并为全国电力系统大联网创造条件。形成全国性电网后,有利于优化电源结构,充分利用水能,火水互补,相得益彰。我国幅员广阔,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时间差和负荷特性差,收到巨大的错峰效益。各地区河流径流丰枯变化并不同步,各水电站水库调节性能大不一样,将各流域水电站联在一起优化调度,可以大大提高综合保证出力,减少电网内火电装机容量,并可减少备用而保证安全运行。

3.三峡工程是发展长江航运的关键工程

长江是沟通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交通运输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航运作为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经济纽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重庆间的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万吨

级船队一年中约有50%的时间可直达重庆九龙坡港。由于滩险淹没、航深增加、坡降变缓、流速减小,船舶运输效率明显提高,并可提高航行的安全度。由于三峡水库调节,宜昌以下河道的枯水流量从目前的3000m3/s左右增加到5000m3/s以上,从而增加长江中游河道的枯水航深,有利于航道的维护和船舶运行。必将促进长江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推动西南与华中、华东地区的物资交流和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三峡工程的兴建还将对水产养殖、城市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发挥作用,并产生巨大效益。

二、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治理的任务

1.完善长江防洪体系建设

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的多发区,特别是中下游的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是我国的心腹之患。因此,21世纪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治理的首要任务是防洪。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大幅度增加了长江防洪工程建设投资,长江流域的防洪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了由堤防、河道整治、支流水库、分蓄洪区组成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防洪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为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形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结合兴建干支流防洪水库,如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嘉陵江亭子口,汉江丹江口大坝加高,清江水布垭,澧水皂市,赣江峡江等防洪作用显著的水库,形成以三峡工程为骨干的水库群,优化调度,对长江洪水进行有效的调控;加固堤防和河道治理,提高沿江堤防标准。三峡工程完建后,清水下泄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将对其防洪提出新的要求,应抓紧利用长江中下游防洪模型及数学模型研究三峡工程运行对其下游防洪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河势控制工程措施;对中下游河道及湖泊进行治理,以达到稳定岸线、控制和改善河势,保持和扩大泄洪能力,改善河道航运条件的目的;搞好分蓄洪区建设,建立分蓄洪区的安全建设模式和分蓄洪补偿办法,分蓄洪区得到合理安排和运用,滩洲垸得到合理安排和管理;加快长江防汛指挥系统建设,防洪预警系统高度现代化,提高预警质量,尽可能增大预警时间。针对整个流域各种典型洪水进行合理的防洪系统调度,将灾害减到最低程度。

2.开发长江水能资源,促进“西电东送”

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河段和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乌江等河流上。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富矿”。长江水利委员会1990年修订上报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规划兴建9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0330MW,年发电量2747亿kW·h。其中溪洛渡和向家坝两电站是三峡工程的后续工程,两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20400MW,年发电量达917亿kW·h,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站。同时,这两个工程的兴建,可以拦截泥沙,缓解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并可拦蓄一部分洪水,使之与三峡工程及以下的洪水错峰,有利于长江中下游防洪。三峡电站和葛洲坝电站将成为“西电东送”的联络点和骨干电站,为解决电

网峰谷供需矛盾,需抓紧研究在三峡坝址附近修建抽水蓄能电站。长江上游的雅砻江锦屏一级和二级电站,大渡河瀑布沟电站,乌江构皮滩电站、彭水电站都是指标优越的大型电站。三峡工程建设积累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了我国水利水电科学技术水平,为长江上游干支流兴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培养、锻炼了队伍,三峡电站的收益为其滚动开发奠定了经济基础。加快开发长江上游干支流水能资源,实施“西电东送”,解决东部地区电力供应问题,并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使长江水能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应用。

3.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河道通航条件的优势发展水运

长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在长江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流域内通航河流3600余条,通航里程5.7万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2.6%。三峡工程建成后,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江水运低消耗、低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环境。21世纪长江水运应充分得以发展。要调整长江水运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提高干线运输能力,实现江海直达,建立高等级航道网、港口;长江上游干支流和中游主要支流,要结合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逐步实施河道渠化;三峡工程是长江上游航运的关键工程,使其与上游干支流的其他枢纽工程相互梯级衔接,逐步实现梯级渠化,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长江口疏浚与整治相结合,对南港北槽分阶段进行工程整治,逐步加大通海航道水深。对长江口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应抓紧研究,并分期实施,以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

4.治理水土流失,整治江河泥沙,保持河势稳定

长江流域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流域的84.7%,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2其中年土壤侵蚀总量约22.4亿t,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总量均为全国七大江河之最。上游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进入三峡水库年均悬移输沙量的52%来自金沙江。治理水土流失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首先要搞好土地利用规划。采取治理耕地、退耕还林、加强植被建设、迅速增加林草覆盖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治理。加强预防监督,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建立泥石流、滑坡预警系统,减少灾害损失。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抓紧实施。

长江干流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01亿t,降雨是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输沙量集中在5~10月。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后,长江水沙情况将发生变化,坝下游河道水流挟沙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清水下泄将对河床发生长距离、长时间的沿程冲刷,自上游向下游逐步发展,使局部河段的河势、河床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变化,有的河段变化可能较剧烈,对岸线利用及现有护岸工程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三峡大坝下游葛洲坝以下河床演变的观测与分析,研究实施关键性河势控制工程和重点河段整治工程,及时加固大堤及护岸工程,以保持河势的稳定,确保堤防安全及航道通畅。同时,要加强对大坝上游水库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