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代序: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2b737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89

《代序: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感受鲁迅在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学习伟人鲁迅的精神、品质。(重点)

2.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难点) 3.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怀念之情。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预习案

自主学习——走近鲁迅(借助工具书完成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哦!) 1.助读资料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文学常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 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 ,又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 __________ 家、__________ .家、__________ 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在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笔名“ __________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散文集__________ (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__________ ;杂文集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2)萧红,原名__________ ,黑龙江省呼兰县人,__________ 家。1934年10月,她到达上海,不久,与鲁迅先生会晤。在鲁迅指导下,萧红写出了中篇小说《__________ 》。鲁迅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主要作品另有《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咳嗽( ) 鉴( )赏 催( )逼 抽屉( ) 虔( )诚 解剖( ) 紊( )乱 唠( )叨 4.自读课文,标明本文的18个小节。(每小节以自然段之间所空一行为标志) 5. 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__________ 的散文。 探究案

合作交流——细察鲁迅把全文划分为若干小节,标注小节序号,并以小标题(最好四字)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及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概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阅读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鲁迅的八个生活片段。

①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 乐观爽朗 ②走路轻捷 干练敏捷 ③鉴赏服饰 博学睿智 __________ ④写鲁迅先生生活俭朴的琐事。 ⑤__________ 。 ⑥ __________ 。

⑦写鲁迅先生品鱼丸,足见他处事细心。⑧ __________。

这些生活片段中,其中写得比较详细的是__________ 。写得比较简略的是 __________ 。 2. 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读出鲁迅先生怎样的人格魅力?(以“我读了_______,感受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的品质或精神”的句式概括整理。)

3. 本文题目是《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只写鲁迅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我”,海婴,许广平。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提示:找出描写其他人的句子、段落,思考这与表现鲁迅形象之间的关系)

4. 本文表现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地、细致地记述生活、工作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顾:

作者及鲁迅的相关相关文学常识回顾 。 二、自主学习: 请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年的良师益友, , , 。 [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默读结尾一段,思考:这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为什么?

二、拓展提升:

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训练案]

1.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③“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请说说这些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词句品味.积累” 补充材料:识记——鲁迅名言 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

9、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言论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6.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8.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 的微笑! 9.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2.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