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西藏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0c145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f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锋面雨带的推移与我国的天气,基础性强,难度一般。 【详解】

随着副热带高压势力逐渐增强,我国雨带推移到我国江淮地区,时间大约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故选B。

2. A 3. 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从岛屿的纬度位置分析,该岛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地形分析,该岛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所以多地形雨;而沿岸没有暖流经过;受反气旋影响,降水少。故选A。

3.因该岛受西风的影响,多阴雨天气,热量不足,光照差,不适宜农作物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而不适合种植热带作物,不适宜发展种植园农业。故选D。

考点:气候、农业生产

4. A 5. C 6. D 【解析】

4.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故选A。

5.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断汇入湖泊,导致湖水深度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区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入湖泥沙变化不大,且其变化也不会引起湖水深度增加。故选C。

6.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贝加尔湖位于内陆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湖面蒸发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积大,有利于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湖水盐度大小对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影响较小。故选D。

【点睛】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贝加尔湖的认识——断陷构造湖。第2题从题干中的湖底沉积达8千米的沉积物,可是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外力的沉积物堆积速度小于内力的地壳下沉。 7.C 8.D 9.B 【解析】

7.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拉萨位于成都西侧,且两地的纬度差异较小,因此拉萨的日出较成都晚;成都纬度高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成都的昼长长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南

半球时,成都的昼长短于拉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故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成都,B错误;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而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C正确,D错误。故选C。学#科网

8.据图,该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结合板块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据图可知,图示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B错误;图示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自然景观以高寒草甸为主,C错误;青藏高原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因此该区域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正确。故选D。 9.据图可知,川藏铁路开通后,增加了进藏通道,可以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质供应,促进西藏和区外的文化交流和联系,①②④正确;图示地区多发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灾后应急和救援,但不能够消除灾害的影响,②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西南交通建设的意义。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多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川藏铁路的修建可加强区域对外联系和交流,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有重要意义。

10. C 11. B 【解析】 10.根据图中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特点,可知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11.结合四个选项,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政策与市场,而与矿产、能源、土地没有关系。 12.(1)(10分)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2分);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2分);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2分);沿岸平原,地势低平(2分);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分)。 (2)(4分)原料(2分);鲜果不便长途运输(2分)。 (3)(8分)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2分);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2分);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2分);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奇异果位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是中纬度地区,纬度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灌头厂是原料指向型产业,所以主要是原料。鲜果不便长途运输,所以要尽量靠近原料地。

(3)生产奇异果,在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3.(1)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拓展国际市场。对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2)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

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便利。

【解析】试题分析:

(1)中国是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而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中国可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进而可拓展国际市场。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可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巴西国内的工业化水平。

(2)在巴西建设钢铁厂,临近铁矿石产地,靠近煤炭产地,利于节约运费;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本国,近产品的销售市场;里约热内卢是港口城市,交通运输方便;钢铁厂位于巴西经济发达东南地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 【考点定位】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名师点晴】此题以世界地理中的“金砖国家”—巴西为背景考查了工业区位。 第1问考查兴建钢铁厂对两国的意义。对于中国而言,主要是对获取原料和拓展市场方面有利。对巴西而言,主要是对形成产业优势、提高钢材产量、促进工业化、增加就业等方面有利。

第2问考查工业的区位优势以及获取信息和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原料、市场、工业协作、劳动力素质、交通等方面。题中图例和资料要认真阅读,可从中获取巴西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钢铁厂靠近铁矿石产地;“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其市场广阔;“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东南沿海地区”-----社会协作好、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较高;“部分输往中国”-----交通便利等。 14.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析】读图结合格陵兰岛区域特征——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等,从生态脆弱、旅行设施维护费用、旅游接待能力、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方面作答。格陵兰岛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

【点睛】旅游业是当前世界发展较为迅猛的产业,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违背了区域地理环境保护要求,出现了过度开发,超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做到可持续发展。

15.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祸动物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及人类影响分析其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因其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而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会导致疲劳饥饿致死;如湿地遭受污染,而中华秋沙鸭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会导致死亡;沿途受人对动物猎杀,导致死亡。那么针对原因,分析其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使有栖息地,有食物来源;治理水体污染,防止

食用污染的食物;从人类活动分析,要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及时获取信息,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加以宣传,人人知道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