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版-质量环境手册(ISO9001-2015-ISO14001-2015)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5新版-质量环境手册(ISO9001-2015-ISO14001-2015)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93405f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8

? S5 采购 ? S6 量测设备 ? S7 监视和测量 ? S8 不合格品 附录 C.客户导向过程与支持过程和管理过程相互关系矩阵表:[各过程乌龟图] 4.4.4制定文件确定过程实施所需的准则、方法、测量及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4.4.5确定和提供每个过程实施所需的资源; 4.4.6规定每个过程相关执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4.7依照规定实施各个流程,以实现策划的结果; 4.4.8对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定期进行体系评审,必要时变更过程,以确保过程持续产生公司期望的结果; 4.4.9采取改进措施,确保持续改进过程以及实现结果。 5 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5.1.1.1 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5.1.1.2 确保制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5.1.1.3 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 5.1.1.4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5.1.1.5 确保获得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5.1.1.6 沟通有效的质量环境管理和符合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5.1.1.7 确保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5.1.1.8 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5.1.1.9 推动改进; 5.1.1.10 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5.1.2.1 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5.1.2.2 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5.1.2.3 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5.2质量环境方针 5.2.1 制定质量环境方针 本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质量/环境方针,体现满足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持续改进的承诺,并使其在各层次得到充分的理解及切实的执行。方针应满足以下要求(但不限于): 5.2.1.1与本公司的宗旨相适应; 5.2.1.2考虑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 5.2.1.3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5.2.1.4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环境目标的框架; 5.2.1.5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2.1.6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 5.2.1.7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经充分考虑本组织特点,及落实环境管理、预防污染、遵守国家法规及善尽社会责任,永续经营企业,特制定本组织方针如下: 质量方针为:客户满意 共创双赢 卓越品质 技术领先 环境方针为:全员参与 符合法规 节能降耗 持续改善 客户满意:即以客户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达成客户的要求为最先目标。 共创双赢: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互惠互利。 卓越品质:强化品质管理,推进持续改善,追求零缺失,达成客户满意。 技术领先:产品是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强化资源人才设备,研发团队,达成技术创新。 5.2.2 沟通质量环境方针 质量环境方针应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沟通: 5.2.2.1管理层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将质量/环境方针宣传到本公司各层次,确保质量/环境方针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实施。 5.2.2.2在每次管理评审会议上,总经理须组织对质量/环境方针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对其做出必要的调整。 5.2.2.3 当有相关方需要公司提供质量/环境方针时,可通过公司网站进行获取。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公司最高管理者根据产品要求、顾客要求以及公司生产和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合于公司自身情况的公司组织架构(见附件1“公司组织架构图”),同时建立【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管理控制程序】来规范公司各级组织架构及相应岗位职责的控制,确保各层次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予以规定并得到沟通和互相理解;以: 5.3.1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3.1.1 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5.3.1.1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及其改进机遇(见10.1),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5.3.1.1 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1.1 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公司制定【风险和机遇管制程序】,明确风险和机遇事件的识别方法/途径、风险和机遇事件的评估方式、制定主要风险和机遇事件的应对措施的要求、评价这些措施有效性的方法。 6.1.1.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分析其风险和机遇,进行风险和机遇调查。 6.1.1.2运营部部按类别对各部门上报的风险和机遇进行整理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6.1.1.3运营部部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考虑下述方面,对风险和机遇的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公司的主要风险和机遇的事件: 1)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的; 2)相关方的合理投诉或高度关注的; 3)影响的范围涉及以其它城市和对人身健康有明显影响的; 4)资源、能源较大消耗; 5)产生重大影响的判定为主要风险和机遇。 6.1.1.4对主要风险和机遇采用目标、指标、风险和机遇管理方案或相应程序文件进行控制。 1)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变化; 2)新、改、扩建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 3)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 4)相关方提出的合理要求。 6.1.2环境因素 公司制定【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程序】,用以指导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登记评价,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对环境因素的定期更新。 6.1.2.1 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覆盖公司范围内所有区域、原材料及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各个环,包括相关方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环境因素的识别同时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以及以下类型: a)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如汽车尾气、油烟等; b)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c)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如生活垃圾和机器废油、废化学清洗剂等; d)噪声排放:如机器噪音等; f)对周围小区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j)水、电、原材料等能源资源的消耗。 6.1.2.2 环境因素评价,主要从对环境影响的规模、范围、发生的频次、社会关注角度、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 6.1.2.3 通过广泛的识别和科学的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编写【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作为确定环境目标\\指针和管理方案,或主要运行控制的依据。 6.1.2.4 对登记在【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在“环境目标、指针和管理方案”中作为具体实施计划加以控制,或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程序的方式加以控制;对因经济技术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时,要制定具体的控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