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第二章 散剂和颗粒剂习题及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药剂学 第二章 散剂和颗粒剂习题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6ef5796c175f0e7dd1374e

D、物料的密度小,不易过筛 E、筛面的倾斜角度影响筛分的效率

33、某药师欲制备含有毒剧药物的散剂,但药物的剂量仅为0.0005g,故应先制成 A、10倍散 B、50倍散 C、100倍散 D、500倍散 E、1000倍散

34、15gA物质与20gB物质(CRH值分别为78%和60%),按Elder假说计算,两者混合物的CRH值为 A、26.5% B、38% C、46.8% D、52.5% E、66% 35、配制倍散时常用的稀释剂不恰当的是

A、糊精 B、淀粉 C、糖粉 D、乳糖 E、羧甲基纤维素钠 36、以下关于吸湿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

B、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不易吸湿 C、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与各组分的比例无关 D、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

E、控制生产、贮藏的环境条件,应将生产以及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上,以防止吸湿 37、以下工艺流程符合散剂制备工艺的是

A、物料前处理-混合-筛分-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B、物料前处理-粉碎-筛分-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C、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筛分-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D、物料前处理-粉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E、物料前处理-筛分-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38、以下有关粉碎的药剂学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有利于各成分混合均匀

C、有助于从天然药物提取有效成分 D、有利于增加固体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 E、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制剂中的分散性 39、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号常用“目”表示,其中“目”是指 A、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B、每市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C、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 D、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 E、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 40、测定粉体比表面积可采用哪种方法

A、筛分法 B、沉降法 C、显微镜法 D、气体吸附法 E、库尔特计数法 41、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密度 B、真密度 C、粒密度 D、堆密度 E、高压密度 42、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体粒子群中的百分比的是 A、对应分布 B、数率分布 C、积分分布 D、频率分布 E、累积分布 二、配伍选择题

1、A.含量均一B.获取粒径均匀的粒子C.将粒子的粒径减小D.促进药物的润湿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1> 、粉碎的目的

<2> 、混合的目的 <3> 、筛分的目的

2、A.定方向径 B.等价径C.体积等价径 D.有效径 E.筛分径 <1> 、粉体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称为

<2> 、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称为

3、A.最粗粉 B.粗粉 C.细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

<1> 、能全部通过六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是 <2> 、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是 4、A.气雾剂 B.颗粒剂 C.胶囊剂 D.软膏剂 E.膜剂

<1> 、需要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 <2> 、需要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3> 、干燥失重不得超过2.0%的剂型是 5、A.球磨机 B.气流式粉碎机 C.V型混合机 D.冲击式粉碎机 E.胶体磨

<1> 、物料在定子和转子间的缝隙间受剪切作用而制成混悬剂或乳剂的设备 <2> 、具有焦耳一汤姆逊冷却效应,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粉碎设备 6、A.±15% B.±10% C.±8% D. ±7% E.±5%

<1> 、平均装量1.0g及1.0g以下颗粒剂的装量差异限度是 <2> 、平均装量6.0g以上颗粒剂的装量差异限度是 7、 A.闭塞粉碎 B.开路粉碎 C.湿法粉碎 D.低温粉碎 E.混合粉碎

<1> 、连续把物料供给粉碎机并不断地从粉碎机中取出细粉的方法属于

<2> 、在固体石蜡的粉碎过程中加人干冰的方法属于 8、A.溶解度B.崩解度C.溶化性D.融变时限E.卫生学检查 以下有关质量检查要求

<1> 、颗粒剂需检查,散剂不用检查的项目 <2> 、颗粒剂、散剂均需检查的项目

9、A.混悬剂中药物粒子的粉碎 B.对低熔点或热敏感药物的粉碎 C.水分小于5%的一般药物的粉碎 D.易挥发、刺激性较强药物的粉碎

E.比重较大难溶于水而又要求特别细的药物的粉碎 下列不同性质的药物最常用的粉碎方法是 <1> 、流能磨粉碎 <2> 、干法粉碎 <3> 、水飞法粉碎 <4> 、球磨机粉碎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药典》中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 A、外观 B、粒度 C、干燥失重 D、溶化性 E、装量差异

2、散剂的主要检查项目是 A、吸湿性 B、粒度 C、外观均匀度 D、装量差异 E、干燥失重

3、下列哪几条符合散剂制备的一般规律 A、组分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时,易于混合均匀 B、含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C、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D、吸湿性强的药物,宜在干燥的环境中混合 E、因摩擦产生静电时,可用润滑剂作抗静电剂 4、药物的过筛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A、药粉的粒径范围 B、药粉的水分含量 C、过筛时间 D、密度

E、震动强度和频率 5、粉碎的意义在于

A、细粉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B、细粉有利于固体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混合度与各成分的粒径有关 C、有利于堆密度的减少、晶型转变

D、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性,提高制剂质量与药效 E、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6、关于散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混合的方法有研磨混合、过筛混合、搅拌混合 B、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有利于散剂的质量 C、局部用散剂不需要检查粒度

D、粉碎度是物料粉碎后的粒径与粉碎前的粒径的比值

E、散剂按剂量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按用途分为内服散、溶液散、外用散、撒布散等 7、在散剂的制备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混合机理有 A、搅拌混合 B、过筛混合 C、研磨混合 D、对流混合 E、扩散混合

8、在散剂的制备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混合方法有 A、搅拌混合 B、过筛混合 C、研磨混合 D、对流混合 E、扩散混合 9、倍散的稀释倍数有 A、1000倍 B、10倍 C、1倍 D、100倍 E、10000倍 10、粉体的性质包括 A、粒子大小与分布 B、比表面积 C、孔隙率 D、吸湿性 E、流动性

11、表示物料流动性的方法有 A、休止角 B、接触角 C、流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