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8832e2dd88d0d233d46adc

浅谈小学科学老师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

科学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系列科学问题的过程。所以如何提高教师问题设计的质量,是我们每一个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深思和用心去面对的。只有提高了问题设计的质量,才能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效果。我认为提高教师问题设计的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道问题是为哪个学习目标服务?问题要准确,直达主题。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弄清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教学目标,知道元认知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进行问题设计,设计问题要与内容紧紧相连,问题要准确,直达主题。不要离题万里,让学生不知所以然。

记得有次科学大赛,有位老师精心准备了课件,从这位老师的谈吐中我们知道他的科学专业知识很好,他的教学设想很好只是很遗憾他在导入新课时无法如期进行,他用一首古诗导入有关“宇宙”方面的知识,他问了这首诗的意思,可因为这首诗不是本学期学的,学生已忘了,没有一个人说出来,结果导课延时和不成功。这位导课出现这种遗憾根本原因是这位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准确,没有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中间无法衔接,最后这节课还超时,都是问题惹得祸。所以提什么问题很重要。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材第一单元

的第七课,导入新课时教师拿出马铃薯道具讲故事:有一天,马铃薯去散步,经过一个湖,不小心滑到水里了。因为它不会游泳,所以很怕沉下去,可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它竟然没有沉入水底,而是漂浮在水中。这是为什么呀?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主角——马铃薯 。

同样是导入新课,为什么两位老师的效果截然不同,根本原因是问题是否准确、是否直奔主题。

2、问题难度合适,让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设计能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设置问题。问题太大,学生难以下手。如:“请同学们研究怎样保护环境?”学生不知从哪方面回答,往往思考时没有头绪,回答时抓不住重点;问题空洞,研究的价值不大。如有的教师提问学生:“大家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我想研究什么问题”、“我想研究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流于形式,很多问题也只是提提而已,是不会去研究的,提问和研究是两回事。我们提倡真正的科学问题是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形式上说的或是被老师问出来的。问题太开放,不适合小学生研究 。如“这棵树为什么长得特别茂盛”,就涉及土质的好坏、光照的强弱、水源的多少、树种的优劣等变量,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感到困惑,这样的问题不适合小学生

研究。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出封闭性问题的能力,以及把开放性问题转变为封闭性问题的能力。

问题难度要合适,让学生易于接受。比如:你们能指出雄蕊和雌蕊吗?(实物指出就可)在指出雌蕊是哪一部分,雄蕊是哪一部分时学生就掌握了什么是雌蕊,什么是雄蕊。如果你直接问学生什么是雌蕊?什么是雄蕊?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这种问题,不用实物,对小学生来说太抽象。)

3、在教学中问题的出现要及时、巧妙。

在课堂上,问题的出现它应是“润物无声”的,应是随机嵌入的。应该不动声色将学生引入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交流—迁移,真正做到40分钟有效课堂。在关键时刻教师的有效提问就像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会把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发挥到极致,会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

《磁铁有磁性》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在本课中学生要弄清两个科学概念: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要让学生弄清这两个概念,我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两个实验,通过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分组实验,学

生通过动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磁铁可以吸引铁材料做成的物体。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通过辨认铁制品,引出问题”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激发学生动手试试的愿望,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实验活动。通过实验学生明白: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在质疑中完成了实验,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了本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我适时打开课件,实验前出示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播放轻音乐,适时出示图片、资料,适时提问,交流。本课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小组合作效果好。

课后许多学生都说这节课太有意思了,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一切来源于实验的设计和多媒体的使用及教师的引导、提问、鼓励、表扬。而这一节课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问题出现及时、巧妙,问题是教学过程的主线,它在合适的地方出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不动声色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寻找吸引自己的源泉,而这源泉正是教学的预期目标。

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问题要准确、直达主题;问题难度合适,让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中问题的出现要及时、巧妙。让问题为学生穿针引线,让问题施展独特魅力,让问题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