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比与增压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压缩比与增压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5ce1dc7f1922791688e848

浅析增压与压缩比的关系

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飙升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越来越多的厂家都纷纷在小排量发动机上运用增压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同时又拥有高效动力的目的。现今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主要分为涡轮增压与机械增压两大派别,由于现今增压技术的大势兴起,许多的汽车专业网站都对这两种增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在这里,我们不在讨论这两种增压方式的工作方式。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增压与压

缩比的关系。

所谓压缩比,其定义即为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气缸内的最大容积与活塞运动到

上止点时的气缸内的最大容积的比值。

一台发动机压缩比的高低是判断其性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发动机压缩比越高,汽油与空气的混合越充分,能够发出的功率也就越高,因此许多厂家也都想把自身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但往往每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发动机压缩比越高,则意味着燃烧时放出的能量越大,活塞、气缸、曲轴等发动机部件受力就越大,同时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如果一味把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且结果最终会适得其反,会带来爆震,爆缸,震动等问题。但是我们想象一下,所谓的增压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外部的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到汽缸内部,使得发动机在压缩冲程时,更多的空气与燃油能够充分混合,做工时放出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与扭矩。从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看出,增压系统是通过更多的空气压缩到汽缸内部,提高汽缸内部的空气量以及气缸内部压力,使空气与

燃油充分混合,提高发动机性能。

不难看出,增压技术的效果与提高发动机自身压缩比的效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通过在压缩行程时提高空气与汽油的混合程度,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换句话说,增压就是一种变相提高发动机压缩比的方法。当然单单通过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带来的性能是不能够跟增压相提并论的,因为通过增压方式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汽缸内部的压力会更大,产生的扭矩也因此更大。正因为增压方式的使用是一种变相提高了发动机压缩比的方式,所以当发动机运用了增压技术时,发动机自身的压缩比也就不能够设定得太高,因为一旦发动机带动增压系统运作后,发动机的压缩比会在自身的基础上大幅增大,因此不难发现,现今无论是机械增压还是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自身发动机压缩比的设定上都会比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低,避免因增压方式的使用而导致发动机压缩比提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传统增压发动机,无论是机械增压还是涡轮增压,在压缩比的设定上一般都在8.0—9.5之间。

当然增压发动机压缩比的设计也与增压的压力有关(即我们在改装涡轮时提到的“bar”),发动机的增压压力设计的越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也要相应的调低。但是我们知道,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是在发动达到一定转数后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对于机械增压发动机,机械增压系统随着发动机的运转同步工作),而当发动机转数还未达到涡轮增压的工作转数时,此时的发动机就相当于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同时由于发动机自身压缩比设定得比较低,这就使得发动机动力输出较弱,这对于小排量发动机更加明显(大排量发动机可通过大排量

解决动力输出不足的问题)。所以这就使得我们在驾驶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时,起步

阶段感觉车辆起步“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