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中国古代史过关测试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山西中考中国古代史过关测试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568900e45c3b3567ec8b86

——乾隆帝致英王的一封信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这种情况最早出现于何时?(2分)

(4)材料五说明清朝前期实行什么对外政策?(2分)这一政策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分) (5)你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2分) 三.探究题 (14分)

21.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统治者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都非常重视民生。下面是九年级(1)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民生”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搜集整理

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以下历史人物,请你把他们分为两类。

①夏桀 ②商汤 ③商纣 ④汉文帝 ⑤隋文帝 ⑥秦始皇 ⑦隋炀帝 ⑧唐太宗 ⑨齐桓公 ⑩北魏孝文帝 (1)请你根据本次探究的主题将上面的历史人物分成两类。(4分) 类别一:____ 序号________ 类别二:____ 序号________ 任务二:人物评点

(2)在探究中同学们一致评选出一位他们最崇拜的帝王——唐太宗,请你说出他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并说说其出现的原因。(5分) 任务三:论证观点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重视民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条件。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4分)

任务四:思考感悟

(4)完成探究后,请你围绕主题谈谈你的感悟。(1分)

一.选择题(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D B B B A D B C C A B C 二.简答题(16分) 16根据提示要求先写正确答案(10分)

(1)_丝绸之路 (2 )《兰亭序》 (3)司母戊鼎 (4)_郑和下西洋 (5)赵州桥 (6)开元盛世

(7)汉 (8)《本草纲目》 (9)敦煌莫高窟 (10)交子

17.完成下列历史大事表格(6分)

A:公元前356年 B:秦统一六国 C:漠北之战 D:公元前202年 E:郑成功收复台湾 F:交子 三.材料解析题(40分) 18.(一)

(1)唐宋时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 (如多写出控制人才则错) (2)表现:如明朝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

(3)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功能减弱,控制功能增强。 (4)原因;科举制失去了选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功用。

(5)??看法:《孽海花》认为科举制麻痹了全国人民,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而无力抵抗的原因。

??认识:《孽海花》的这一观点是片面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_

19(二)(10分)

(1)向“汉胡融合”的目标迈进。

(2)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元朝: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形成新民族——回族。 (3)政府设机构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4)统治者的重视和恰当的民族政策。

(5)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0.(三)(18分)

(1)变化:由落后贫穷到先进富饶;

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说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出现:南宋

(4)政策:闭关锁国。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封建经济稳定)。影响::造成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5)政治稳定;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人才的引用;坚持对外开放等。 三.探究题(14分)

(1)类别一:暴君 序号:① ③ ⑤ ⑥ ⑦ (2)类别二:仁君 序号: ② ④ ⑤ ⑧ ⑨ ⑩

(3)贞观之治 原因:①发展生产,轻徭薄赋;②“节奢从简”,以身作则; ③ 合并州县,革除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3)汉朝初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才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唐太宗和唐玄宗等重视民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才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经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时期,首先解决广大农民的吃饭问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逐渐富裕起来;秦朝和隋末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弄得民不聊生,最终被推翻;苏联民生问题没解决好,有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最终解体。由此可见,重视民生是国家 繁荣富强的必要条件。 示例: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民心者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