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新课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4a1d4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9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同年9月在38个国家级试验区开始试行,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试行 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 时代的发展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难 2. 基础教育的地位使然

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把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和国民素质的有效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战略措施,并且得到各国政府日益高度重视 3.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能否把握好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机遇,关键在教育。中国民众对教育的要求在提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五大) 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把知识和技能作为高中课程目标的核心,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导致高中教育价值观的异化和扭曲

(2)为了追求升学率,课程极力跟随高考的取向,一方面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使得反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内容很难纳入到课程内容领域,课程内容难于反应时代

(3)分科的倾向严重,课程结构简单、划一。由于分科现象的存在,特别是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偏科现象严重,对学生的人格和整体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4)为了能牢固记忆固定僵化的知识,在课程实施主要采用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机械训练学生,学生也形成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5)在课程评价上,以高考选拔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评价学生的主体,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5.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二.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2. 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生活化、社会化与能力化,实践性增强,从双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3. 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4. 加强道德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5. 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6. 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加强课程的个性化和综合化 7. 课程法制化

第二章 新课程的理念与结构

一.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核心理念: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子的发展

基本理念:1. 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2. 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3. 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统整学生生活 世界和科学世界;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二. 新课程结构调整的现实 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 逐步走向课程的综合化

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5. 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三.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

1. 均衡性: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通过整体设置综合与分科课程、必修与选修课和分层设置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来发挥课程的不同功能

2. 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具体表现在: (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2)设置综合课程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 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选修课程建设)

第三章 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提出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一. 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1. 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应尽可能的是可理解、可评估、可操作,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

2. 课程标准不是最高要求,而是国家制定的某一种统一的、共同的基本要求

3. 课程标准解释了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4. 课程标准规定了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5. 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6. 课程标准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7. 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要求,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 课程标准的一般特点

1. 可评估性:准则是有待评价的品质的一个维度,课程标准即是评价的尺度

2. 可理解性:课程标准准确地界定了一定教育阶段所有儿童都必须达到的程度和要求。给教育体制指明了方向

3. 可完成性:课程标准是保证国家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是课程的主体框架

4. 可伸缩性:课程实施中现实的可达到的最低学习标准是有很大差异的,课程标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伸缩性

三. 新课程的特点

1. 将素质教育理念实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 突破学科中心 3. 改善学习方式

4. 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为5. 课程实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四. 课程标准的框架

1. 前言部分:描述和说明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2. 课程目标部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学段划分:1?2、3?4、5?6、7?9年级,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其突出特点

3. 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主题或目标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 4.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 5. 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

第四章 新课程的实施、评价与管理

一. 课程实施

1. 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由主讲者向组织者、合作者转变;由传播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 2. 教学观念的转变

树立新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新型师生观念 3.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时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的阶段过程:问题-计划-研究-解释-反思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交往性 4. 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备课时,一要备教材,二要备学生,要把握教学的适度点,找准启发的切入点。选择出富有创造性的适合学生的一套完善的教法,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 课程评价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 不仅评价学生成绩,还要评价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获得自信 2.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1. 普九地区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

2. 初中升高中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3. 高中毕业会考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项,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三)新课程评价的五个转变

1. 评价目的:从甄别选拔转为育人为本 2. 评价主体: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互动化 3. 评价客体:从唯智育转向六育并举

4. 评价时间:从固定课程表转为弹性约定,空间上由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教学 5. 评价方法:从量化评定到质性评定

(四)新课程评价的倾向:发展性评价、质性评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 三. 课程管理

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第五章 新课程与教师

一.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内涵:(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再是过去的“道徳说教者”“道徳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徳的促进者、催化剂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工作。教师即研究者, 意味着其要对教学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进行“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传统的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以及课程评价的能力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学校与社区越来越多的形成内在联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即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还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还应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六不”:不体罚、不辱骂、不大声训斥、不冷落、不羞辱、不随意当众批评)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教学观的变化

1. 教学是课程创新创造和开发的过程——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3. 教学注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更为关注人而不是学科——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四)教学内容观的变化

1. “用教材教”的教材观(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教材观 3. 民主、开发科学的课程观 (五)教学方式观的变化 1.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

2. 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