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元素化合物练习题与答案 打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中化学 元素化合物练习题与答案 打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1b12c1852458fb760b565a

4.BiC13+KCl===KBiCl4 BiC13+KCl===KBiCl4 Bi2(SO4)3+K2SO4===2Kbi(SO4 )2

正八面体 Bi 以sp3d2杂化轨道成键

5.Bi(NO3)3+H2O==BiONO3↓+2HNO3 BiCl3+H2O===BiOCl↓+2HCl

6.5NaBiO3+2Mn2++14H+===2MnO4-+5Bi3++5Na++7H2O

7.2Bi3++3HSnO2-+6OH-===2Bi+3HSnO3-+3H2O 温度高时,HSnO2-发生自氧化还原,析出黑色Sn。

8. (-)Pt,H2∣HCl∣BiCl3,Bi(+)

第六节 碳 硅 硼

一.1.硝酸是氧化剂,氢氟酸是配合剂;

2.不能代替,因为氯离子不能与硅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3.(l)Si+2NaOH+H2O===Na2SiO3+2H2

(2)Si+2NaNO3+2NaOH=Na2SiO3+H2O+2NaNO2

二.1.(1)Na2CO3+SiO2===Na2SiO3+CO2↑ Na2SiO3+CO2+H2O===Na2CO3+SiO2·H2O↓

(2)反应(1)在高温条件下由于SiO2的难挥发性而易进行;反应(2)可在溶液中进行,因为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 2.如下所示

Page 29 of 35

29

三.1.①2;2;9;2;2;4;1 ②2;14;1;2;6;14;4;1 ③4;6;11;2;2;6;4;3

2.碳酸较硅酸酸性强,强酸可取代弱酸。 3.铝在岩石中主要以共价形式存在。

4.浓度×(10-4mol/L):Na+:1.52;Ca2+:0.60;Mg2+:0.45;K+:0.35;HCO3-:3.05;SO42-:0.26;Cl:0.40;H4SiO4:1.90

四.SinH2n+2;较低

五.1. 2.

六.1.B原子以sp2杂化和F形成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2.酸,B原子有一个空p轨道,能接受电子对; 3.B(OH)3+H2OB(OH)4-十H+,一元酸。 七.1.碳

2.Na2B2O7+2CO(NH2)2===4(BN)3+Na2O十4H2O+2CO2

3.根据等电子原理,α—(BN)3与石墨的性质相近,因而α—(BN)3与石墨的结构相同,为层状结构,图示如右:

β—(BN)3与金刚石的性质相近,因而它具有与金刚石相同的结构。图示如右:

八.

2.如右图所示: 3.B 17.5% C 82.5%

第七节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一.1.Rb2CO3+2C===3CO↑+2Rb↑ 3Fe+2Na2CO3===Fe3O4十2CO↑十4Na↑ 3Fe+4NaOH===Fe3O4+2H2↑十4Na↑ Na+KCl==NaCl+K↑

2.金属的标准电动序只是对于一定浓度(lmol/L)的水溶液和一定温度(25℃)下才是正确的。非水溶液、高温、固相反应的情况下不适用。因此,严格地说,电动序与本试题无关。比较化学活动性时应依具体条件而定。高温下的化学活动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在所给条件下,前三个反应在高温下之所以能够进行,可用Fe3O4晶格的高度稳定性和大量气体的放出(体系的熵显著增大)来解释。

Page 30 of 35

30

3.在高温下(约1000℃),将钠蒸气从下向上通过熔融的KCl,在塔的上部可以得到钠—钾合金。在分馏塔中加热钠一钾合金,利用钾在高温时挥发性较大(K、Na的沸点分别为760℃和883℃),而从合金中分离出来。这与电动序无关。

4.铝热法:3BaO+2Al===Al2O3+3Ba↑

副反应:BaO+Al2O3===BaAl2O4(或BaO· Al2O3) 硅还原法:2BaO+Si===SiO2+Ba↑ 副反应:BaO+SiO2===BaSiO3

(碳还原法制Ba,因生成BaC2而不采用)

二.天青石为SrSO4,此即F,与碳高温作用后形成SrS。可溶于Na2S2O3溶液的淡黄色沉淀C可能是AgBr,再经E转化为H等反应可得以证实。 A SrBr2 B AgNO3 C AgBr D Sr(NO3)2,E Na3[Ag(S2O3)2] F SrSO4 G SrS H Ag2S

三.1.(略)

2.6:5 Al3+略过量,有利于生成CO2。

3.不妥。由lmolCO32-转化为lmolCO2需2molH+,H+由Al3+反应提供,今Al3+量不变,只能生成HCO3-,没有CO2,喷不起来。

4.不妥。Al2(SO4)3和表层NaHCO3固体生成Al(OH)3后,阻碍反应的进行。

四.1.启普发生器和洗气瓶;2.水浴;3.加入粉状NaCl是为了降低NH4Cl的溶解度;冷却促进NH4Cl析出,提高产率;采用冰盐冷冻剂冷却。

第八节 铝

一.固体物质由无水氯化铁和无水氯化铝组成;无水氯化铝晶体;升华;潮解;氯化氢

二.1.NaOH;NaOH溶液可溶解SiO2而使被其包藏的金属铝释放出来,而盐酸不与SiO2作用。

2.(略)

3.Al%?2MAlpV?100%

3RTw样4.饱和水蒸气占据一定体积,使实测气体体积变大;通过换算扣除水蒸气体积(或先干燥再测体积)。

三.(NH4)2Al2(SO4)4+8NH4HCO3==

4(NH4)2SO4+2NH4Al(OH)2CO3+6CO2↑+2H2O (略)

四.1.+3 惰性电子对 2.能

3.碱性 4.低

第九节 锡与铅

一.金属锡发生碎裂;常温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白锡,在低温时转变成灰锡,体积骤然膨胀致使碎裂。

Page 31 of 35

31

二.2PbO·PbO2 Pb3O4+4HNO3===2Pb(NO3)2+PbO2↓十H2O PbO2是酸性氧化物

三.从E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及J、I的性质,可推测可能含铅元素。A Pb3O4 B PbO2 C PbO D Pb(NO3)2 E PbCl2 F Cl2 G O2 HK2Pb(OH)6 I Pb(Ac)2 J PbS

四.无色溶液通人H2S有黑色沉淀,且可被H2O2氧化成白色,可初步判断是含Pb2+

的溶液。 A Pb2O3 B Pb(NO3)2 C PbO2 D PbS E PbSO4 五.PbSO4+H2SO4===Pb(HSO4)2,Pb(HSO4)2易溶; PbCI2+2CI-===PbCl42- 碘分子电离 I2I+十I-

第十节 铜与锌

一.1.3Cu+2K2Cr2O7+12(NH4)2CO3===2[Cu(NH3)4]CO3+[Cu(NH3)4](HCO3)2+2[Cr(NH3)6](HCO3)3+2KHCO3+7H2O

2.低于283K,加NaOH使NH3更易成NH3,促进配合,和产物中HCO3-结合,使平衡右移。

3Cu+K2Cr2O7+12(NH3)2CO3+10NaOH===3[Cu(NH3)4]CO3+[Cr(NH3)6]2(CO3)3+K2CO3+5Na2CO3

二.本题的答案可以有几种,这里只列一解。

A可为CuSO4,B可循为金属钠,C可为Ca或 Ba,D为Cu(OH)2、CuO、Cu、CuS(也可能有S),E为Cu(OH)2、CuO、Cu、CuS、CaS、CaSO4或BaSO4(可能有S);F为CaSO4或BaSO4。

第十一节 钛 钒 锰 铬

一.V2O5+H2SO4==(VO2)2SO4+2H2O

V2O5+6HCl==2VOCl+2Cl2+3H2O V2O5+2NaOH==2NaVO3+H2O

二.先根据滴定数算出Me的摩尔质量范围,再根据题述性质进行判断。 V2O4.86 三.该题为一综合分析型试题。目前二氧化钛的工业制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方法所采用的原料、工艺条件、生产流程和设备都不相同。本题要求对二氧化钛的两种生产方法有全面了解,不仅涉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基本概念,还牵扯到工业生产流程及环境保护和三废处理等问题。因而,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对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同一产品的各种工艺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分析能力。

①题中(l)、(2)、(3)问为硫酸法生产二氧化钛的内容。首先,仔细阅读方框流程图,找出有化学变化的过程,分别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考虑流程中有哪些废料排出,说明排出废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流程中排出的废水,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②题中第(4)问为二氧化钛两种工业制法的对比。对用不同方法制备同一产品的不同工艺过程的比较。应从原料、工艺技术、环境保护、投资规模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1)方框流程图是最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它以方框表示工段或车间或一个操作,以带箭头的线表示物料的流动路线和方向,表达了一个生产过程的主要物料的流动路

Page 32 of 3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