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838489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e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防微杜渐。过犹不及。 发展,运动,变化的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3、矛盾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2)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下说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入乡随俗。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矛盾运用于如何做事情。 ①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

方法论: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统筹兼顾。 (6)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方面运用于如何看问题。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②相互联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7)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共同的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8)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它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客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③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9)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③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10)创新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任何社会的进步的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关。(社会角度)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6

辩证法: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的过程。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上升,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价值和价值观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7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

相对于群体(具有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相对于个体而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5、劳动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8